C05:书评周刊·译文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书评周刊·译文
上一篇

以黑色艺术作传

格雷厄姆·格林《生活曾经这样》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生活曾经这样》
格雷厄姆·格林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6月

  熟悉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说分为两类:娱乐作品(侦探间谍小说)和严肃小说(天主教小说),严肃小说界定了他在主流文学中的地位和文学的品质,据说他是获提名次数最多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一方面说明他文学上的复杂、富于争议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早熟、长寿、很早暴得盛名和盛名的长盛不衰。现在来看,格林的娱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似乎更大。黑色电影繁盛于上世纪40至60年代,而他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就嗅到了娱乐业中将作恶与冒险相结合的趣味,“地狱就是最高级的夜店”。他早熟的天才和躁郁症潜流在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侦探或间谍小说经他之手,变成了杀手或黑帮分子的冒险小说。

  黑色艺术(黑色电影、黑色幽默小说、黑色金属)在二十世纪所扮演的地位可以与十九世纪的唯美主义相媲美,它们都反对主流文化,无视道德规范,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它们的渊源那势必要回溯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个专业的论著才能完成这个追本溯源的任务。格林这本自传只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这种黑色趣味如何在一个躁郁狂病人的精神中孕育而成,又破土而出的过程。

  格雷厄姆·格林出生于英国中部赫特福德郡的伯克姆斯黛德,父母是格林家族的嫡堂兄妹,格雷厄姆是六个孩子中的老四,哥哥雷蒙德后来成了著名医生和登山家,弟弟休伊则成了BBC广播公司的总裁。格林家族在当地地位显赫,人口繁盛,出过很多名人,绯闻轶事不断,以善于保密著称,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守口如瓶。这本二百页的自传于1971年出版,叙事简练、准确、意到即止,躁郁狂病人的冷静和节制,将自己如野草一样割了又生的本性重新放大审视,从那些如灰落在土里的往事找到新的启示,他认为重复出现的事迹中必有自己命运的轨道。本书开头他引用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只有盗贼和吉普塞人才会说,去过一次的地方绝不可再去。”

  撒谎、逃学、离家出走、躁郁症发作、用小刀割膝、用左轮枪玩俄罗斯轮盘式赌式自杀,以及阅读传奇小说、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早年经历在本书中占了一半篇幅。牛津校园里的生活只是一带而过,有限的一点描述只暗示他是个写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的花花公子。实际上,他差点做了双重间谍。嗜好冒险和厌恶集体生活是他性格中的两极,这确实是他的躁郁症患者的共性,他不害怕孤独,但受不了单调。牛津毕业,他应聘了一家准备将人派往上海工作的烟草公司,同事中有个特别爱玩“井字”游戏的剑桥大学生,逢玩必赢。去中国的船票订好之后,这位同事对他说:“旅途中我们可以大玩这个游戏,不是吗?”听到这话,他心里猛得一沉,再无去中国的勇气,即刻打定辞职的决心。

  他对生活的憧憬都与水手有关——与其说是水手还不如说是海盗。他加入间谍部门和皈依天主教都有在这种水深浪高的海域中茫茫漫游的动机。不过,当年引导他皈依天主教的屈罗劳普神甫曾让他明白一条重要的良训:“看见了吧,走得太远有危险,必须非常当心,离你对付不了的深水区远一点,海水多险流,可以把你冲得无影无踪……”间谍实际上就是陆栖海盗,这良训使他获益颇多。

  格林本想将这本传记写到自己的挫败处作结,但后半部因为很坦诚的谈论写作的得失,最后不由自主地以成功出版《斯坦布尔列车》落笔,这是他写作生涯的界碑,这本书的热销使他在作家的世界站稳脚跟,并在现实的世界中四处游荡。对于喜欢冒险而又不涉水而过的人,成功会放大生活的单调,1981年他又出版自传第二部《逃避之路》。

  □书评人 张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