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故事
吴非 杂文家
传达室是学生每天必经之处,课间各班学生也常来取邮件,他们看到堆放在这里的礼品后,对学校教育会有什么印象,又会如何评价教师呢?
以前很多学校,传达室工人年纪都比较大,他们见多识广,为人和善,责任心强,“门房老大爷”也是我们那几代人的中小学教育记忆。现今学校,不但围墙坚固,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保安力量也加强了,门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辛苦,然而有些问题,靠身强力壮未必能对付。
有位门卫讲了一个“两双皮鞋”的故事。家长甲送给教师甲的是一双价值900元的甲皮鞋,家长乙送给教师乙的是一双价值300元的乙皮鞋,都放在学校的传达室。教师乙收到家长短信,到传达室来取皮鞋,二话不说,拿走了甲皮鞋。门卫提醒她拿错了,教师乙认为门卫多管闲事。教师甲来传达室,认为家长送她的皮鞋不可能是这种颜色的,要求门卫负责联系教师乙调换回甲皮鞋。门卫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请两位老师自行协商。下面的风波,说不清了,一锅粥,两名家长也卷了进来。我认为故事前提荒谬,以至于没法决定先说清哪一点。——家长敢于随意给教师送礼,是因为双方都没有约束;家长公开地送礼送到学校,则说明学校收受礼物成风,不以为怪。但我竟没想到教师会为收受家长礼品而闹出纠纷,又把送礼的家长卷进去。
我转述这件事时,自以为说清楚了,可是听众被这“甲、乙”弄糊涂了。但大家吃惊的,是现在的家长敢送礼到学校传达室。
随着外地学生涌往省城读书,农村的送礼风也吹到城市。五年前的一次,在传达室看到堆放着的15箱茶叶,七八箱草鸡蛋,还有五六袋大米;还有一次,看到五箱大闸蟹。有门卫说,这是送给教师的,送给某领导的烟酒藏在别处。
在学校发生的一切行为都是教育,从这个意义而言,传达室也是教室。传达室是学生每天必经之处,课间各班学生也常来取邮件,他们看到堆放在这里的礼品后,对学校教育会有什么印象,又会如何评价教师呢?虽然大部分教师言行谨慎,恪守师德,但是,在有学生的地方,有些事是很难说清的;既然“说不清”,就得尽可能减少误会;对有些事,就得禁止,比如,在学校传达室,就应当禁止家长存放礼品。
也有校长和教师认为无所谓,理由是“禁不了”。然而,总得为学生的成长着想。退而求其次,我曾建议校方索性在学校附近专辟“礼品堆放室”,——只要不让学生看到,随他们怎么闹腾去吧。
一位来自农村的门卫说,以前听说省城名校,敬畏得不得了,到这里来当门卫,在同乡中也很有面子;没想到两年下来,什么怪事都见到了。同样是教师,差距大得不得了,有些名师,待人谦和有礼,有些老师,则傲慢得不得了。有个教师骑摩托车进门,从不下车;有教师违章开车进校门,门卫按规定阻拦,这老师竟然用汽车顶撞门卫!这个门卫说:“我就不敢想,这些老师会把学生教成什么样!”事情传开,有人提议让那个开车撞人的老师也来做几天门卫,代替检讨,但多数人认为,他同样没资格做门卫,因为学校的传达室也在发生教育。(12)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