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起来”,记录北京故事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北京十年变迁这幅壮观的历史图景,无不浓缩于、展现于普通人命运的起承转合。这里边有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的“北京故事”。

  这是北四环边上的一个大楼,中关村大街一号——海龙大厦。如今的海龙大厦,一改昔日的昏暗污浊、拥挤不堪,变得亮亮堂堂。顺着楼梯往上,此起彼伏的叫卖、拉客声没有了,代之以各类互联网和创新类公司。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龙大厦看到的一切,与十年前甚至两三年前相比,大相径庭。

  这只是十年北京的一个缩影。从今天开始,新京报每天用两个版的规模,连续以北京18个“地标”为轴心,展示十年之变。

  过去十年,北京乘中国发展之大势,得风气之先,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以中关村为标志引领全国创新潮流,以CBD、金融街为样板率先与国际接轨……

  这个十年,之于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公民,注定有很多故事,可以书写。十年前,很难想象四环外高碑店会成为北方古典家具产业的中心,十年前谁又能想到,六环外的宋庄会成为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区。

  我们相信,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十年的光影,固然需要宏大的历史叙事,更需要微观的笔触,讲述一个市场、一栋写字楼以及那些普通人的故事。

  因为,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借由这些细微的个体而实现。他们不仅组成了这个城市,而且也在前所未有的转型时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塑造着一个城市新的秩序与精神,建构通往未来的社会桥梁。

  北京十年变迁这幅壮观的历史图景,无不浓缩于、展现于普通人命运的起承转合。这里边有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的“北京故事”。

  《新京报》将派出数十名记者走街巷、串胡同、跋涉山村,观察和记录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北京故事”,并把这组走转改系列报道命名为“北京走起来”,希望这些北京故事能从沉潜而平常的土地上,“走出来”。

  “走”。就是“走下去”。我们选取的中关村、CBD、前门、奥林匹克公园、高碑店、宋庄等北京的18个“地标”,代表着北京某一个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也生动地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沿着这些“地标”走下去,走到和这些地标有关的普通人身边,倾听他们的故事,窥此一“斑”,见“十年变化”之“豹”。

  “起”。这对我们来说,这既是行动意义上的“起身”、“出发”,又是在一个过程中去探讨社会发展、改变的“缘起”,同时,又是一种向上的姿态,让每一个普通的故事摆脱庸常,展现出光彩。

  “来”。我们既希望,这些感人的北京故事,就此从平常的生活中“走出来”,也希望这些故事以最利于阅读的方式,“来到”读者——您的眼前。

  人生没几个十年,一个城市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有多少个十年?“北京故事走起来”,是我们展现从普通人到北京乃至国家的精彩的一次努力,也希望循此前行,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十年。

  □喻辛

  相关报道见A12-A1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