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艺术
上一篇

闪回即闪现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闪回:电影简史》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斯科特·艾曼
译者:焦雄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年7月
定价:68.00元

  “闪回”即“闪现”,观看老电影是为了更好地与当代电影进行对比,进而更好地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乐趣。

  □书评人 扭腰客

  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艺术家》一举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5项重量级奖项;无独有偶,另外一部影片《雨果》也摘得了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视觉效果等5项大奖。然而这两部影片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对老电影的致敬、缅怀甚至是复刻。

  且不论好莱坞“怀旧风”的对错,公平地说,不了解默片历史和明星,怎能切实体会《日落大道》里斯旺森的落寞?不了解希区柯克、刘别谦,又怎能发现法国电影新浪潮对前辈的集体致敬?不知梅里爱《月球旅行记》,不知哈罗德·劳埃德的《最后安全》,又将如何欣赏马丁·斯科塞斯《雨果》中的妙处?

  众所周知,了解过去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阅读历史。欧美影迷深得文化强势之便利,数不清的电影通史、电影断代史、电影国别史随手可得、随时参阅。相对而言,中国影迷就较为可怜:首先,羸弱的电影工业注定不会孕育出出色的电影学者,更不用说学术价值较高的电影史等著作;其次,在国外电影史的译介方面,我们也做得远不够好。少得可怜的几本译著中,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以及克莉丝汀·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合著的《世界电影史》当属难得的佳作。但是这两本书陈旧的内容和框架已不适用于当代电影工业,更遑论对电影追根溯源。

  这个时候,路易斯·贾内梯的《闪回:电影简史》被译介进来,简直等同于雪中送炭。闪回,原文为flashback,是一种利用往回闪现的短暂镜头来表现人物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的电影手法,更是揭示人物背景或推动故事发展的时空桥梁。甚至可以这么说,“闪回”即“闪现”,因观看老电影是为了更好地与当代电影进行对比,进而更好地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乐趣。贾内梯这本书命名为《闪回》,初衷恐怕也在于此。

  中国影迷熟悉贾内梯,是从他的电影鉴赏入门书《认识电影》开始的;而《闪回》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简单、清晰、通俗,以及一贯养眼的图文搭配。在阅读过程中,你非但不会被艰深的电影理论卡死,反而很容易随着热情洋溢的笔触去了解电影那虽短暂却精彩的过去。而且为了彰显时空与电影内容/形式的交互影响,他还制作了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与电影史的对照表。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革对电影产生的影响,也可看出电影对其他文化要素的反哺。

  客观地说,《闪回》固然因为其与时俱进、图文并茂为人喜爱,然而对于一本“世界电影史”来说却有一个明显的硬伤——全书浓墨重彩地介绍美国电影,确切地说是好莱坞电影,而对美国数目众多影响巨大的独立电影却谈之甚少,更不用提对欧洲电影、亚洲电影、拉美电影那极为局限的介绍了。鉴于贾内梯习惯对已出版著作根据年份进行修订,希望在下一版《闪回》中,这种状况能够有所改观。

  不得不提的是,本书译者焦雄屏女士对此书中译本的准确、流畅以及生动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在力求“信达雅”的过程中,焦雄屏在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转码、改动甚至再创造。正如著名配音演员邱岳峰先生演绎的凡尔杜先生为世人熟知、认可和追捧,跨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史译者同样也是一名作者,值得我们感谢和尊重。

  总而言之,电影中的闪回将注定为我们带来欢笑、带来希望,甚至带来失落和悲伤,然而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的那句话一样:“真正的探索之旅并非发现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