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特别报道·论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4:特别报道·论坛
下一篇

文化科技融合是关键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昨日下午,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讨论坛现场,嘉宾进行讨论。

  作为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的主体,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到了全民文化兴国的高度,而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重要载体。如何利用科技、金融等基本配置助力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园区,从而让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跑得更快、飞得更高,成为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平行会议“园区创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论坛上,与会专家热议的焦点之一。

  缺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意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北京市总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形势是不错的。但是目前园区的发展要转变发展思路,从量向质的方向发展。未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佳的模式就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问题已经走进了中央领导人的视野,成为今后破解文化产业命题的关键命题。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文化,真正缺少的是将文化与科学技术融合的创意,这值得我们反思。

  文创产业增长最快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宣鸿:中关村形成了多家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的组织。同时充分利用了园区的科技优势,发展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此外,还创造了健全的创业服务体系,搭建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在这儿始终是受关注的、认为是增长最快的产业。未来我们将通过聚集人才和科技金融的方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

  园区建设不可急功近利

  怀柔影视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吕晓国:建设产业园区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条件外,还应审视大环境下的优势与劣势。如果谈到北京园区的优势与劣势,我认为首都的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具有行政资源和人才、市场、技术、资金等优势。所以我们应该依托首都发展自己并繁荣首都。最后,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可急功近利,面对全国及周边的激烈竞争应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诚信招商让项目落地成长。

  ■ 观点摘录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卫国:园区发展关键是功能定位,根据当地文化产业需求及制造业产业结构来定位,否则建起来以后,运作很艰难。此外,还要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基础的服务,以及为周边的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龙湖地产北京公司总经理宋海林:未来龙湖地产在北京将高度地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我们知道在北京有非常好的条件,除了自然环境好的区域以外,北京首钢搬迁,为整个城市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类似这样的区域其实在北京还有很多。

  星河湾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文化兴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如何规避过去中国用10年走了国外300多年城市建设的历史。接下来在史无前例的机遇前,如何兼顾GDP同时,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创意,从而赢得更多的尊重。

  国家时尚创意中心主任邓中原:不要认为产业园区就要拒绝住宅、拒绝生活,如果一个产业园区里面没有一定的住宅比例,这个产业园区将会失去生命力。当然,人性、生态、绿色和高舒适度也是必须具备的。

  美国超星院线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安东尼·盖斯顿:中国影院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还没有数字影院,如今中国的电影院产业在世界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票房也是逐渐增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