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第一推动力,在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平行会议“人才兴文——文化产业繁荣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论坛上,来自北京文化创业促进中心的专家及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相关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展开思想碰撞。
加强文化名家培育
北京文化创意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无论产业规模还是固定资产投资都走在前列。建议今后要加强文化名家培育,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多渠道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借鉴中关村的激励方法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人才主体的作用。因为引人、用人、育人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企业才是人才使用的主体。在此呼吁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为人才打下很好的基础。
给创意人才一个有尊严的空间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我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提出几点呼吁,一是改革教育理念,在教育思维当中大量松绑,让创意也能得分,让非标准答案在教育中能够上升它的比重。二是给创意人才一个有尊严的社会空间,给他们一种弹性的评价和长效奖励机制。三是创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园区,让我们有更多的地方去展示,能够成规模、稳定集聚大家的关注。四是国际视野内出台一些标准,在绩效评估上给大家更为合理的理性引导,不仅仅是一种激情的鼓励。
推进文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目前要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还要提高文化项目管理水平,通过项目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级文化人才,文化人才要靠项目来成长。另外,要加强文化人才资源开发基础研究,提高人才工作科学性。尤其是要推进文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文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文化人才创造创新活力。
■ 观点摘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对于人才而言,舆论环境特别重要,很多人才都是放错了位置,变成垃圾了。经常说引进人才的人,不认为自己单位里面有人才。我们见到太多的求全责备。
美国妇女家事业协会成员以及妇女联盟经理 琳达·洛尔:人才和领导力对于知识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创业领域的领导人训练和指导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因为建立企业文化就需要领导力。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在人才问题上要全面打通和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通道,让这样一些人才全面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邱运华:文化产业人才仍然限制在专业培养的陈旧框架里。前几天有关领导建议,让文化产业提前进入高校选拔人才。这是很有启发性的。
■ 线下观点
中粮地产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郭曦:企业在操作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时,应重视把艺术家、设计师、收藏家等融合到一起,形成互相扶持的共生群落。同时,文化产业人才应把文化、艺术、商业、时尚相互结合。只做文化不做产业,就一定会失败。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李捷 龚晓锋
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