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景区门票降价,为何鲜见知名景区?

2012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知名景区的票价,具有标杆意义,只有它们降价,才会形成示范效应。也只有它们降价,才是更大的惠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宣布,全国80家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国庆假期将平均降价37%,其中13个游览参观点免费。

  近年来,我们看到听到的,多是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景区门票降价,尤其是几十个景点集体降价,实在罕见。在中秋、国庆之前,此一惠民举措的推出,可谓深得人心。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虽然此次降价的景区很多,降价幅度有37%,但实际上,这些景区多是些知名度不高,游客不扎堆的地方,而且,有些景区看似降价幅度不小,但由于票价基数本来就高得离谱,降价后依然很贵,例如广西某县一个名气不大的景区,原票价竟然是180元,降价之后仍高达150元。

  这难免给人这样的印象:景区门票大降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公众并不能从中得到太大实惠。降价对于改变国内景区高票价的现实,作用微乎其微,倒是那些上榜的非著名景区,借此做了一次“免费广告”,成了最大的赢家。

  如果真心要推动景区门票降价,让利于民,就应动真格,拿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景区“开刀”,如黄山、平遥、九寨沟、少林寺等。须知,景区门票之所以会水涨船高,这些“带头大哥”“功不可没”,几年来,正是它们率先扛起了涨价大旗,抬高了行业的消费门槛,引起其他景点跟风上涨。

  因此,知名景区的票价,具有标杆意义,只有它们降价,才会形成示范效应。也只有它们降价,才是更大的惠民,能让大多数人受益。至于有人担心降价可能带来接待压力,只要做好预案,实行限流,不足为惧。

  更要看到,要让景区票价回归平民,自然和文化遗产实现低门槛,成为所有国人能都轻易享用的国民福利,靠的不是行政干预、一两次降几十块钱,而是要理顺景区票价的定价机制。

  景区门票的定价,总是让人感到很随意,缺乏明晰的参照。鉴于自然或文化景区的公益性定位,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一个标准,例如不妨让其与国民收入水平挂钩,不得超过一个比例,以及哪些性质的景点应该全免费等。只有明确的定价机制,才能遏制景区票价上涨的冲动。

  此外,在这样的定价机制下,要想景区低票价能长期维持,政府需要对景区承担更大的投入责任。就像美国,之所以著名景区都能实现低票价,主要依赖的就是国家公园体制,国家财政承担了景区运营管理费用的大头。中国其实也应一样,不少知名景区,是属于国家的财产,理应由国家直接管理,出资维护,为公众提供廉价的服务。

  据报道,80家景区降价之后,第二批约100家降价名单也将于近期实施,希望此后的降价名录上,公众能看到知名的景区。与此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追根溯源,将景区定价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早日提上日程。

  □韩涵(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