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人才周刊·才议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0:人才周刊·才议
下一篇

热点话题

中国科学家为何离诺奖越来越远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教育研究者

  又到一年诺贝尔奖时,与文学奖在中国的热闹不同,科学类的奖项在我国几乎是陷入了彻底的沉默。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再次花落日本——这已经是日本的第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大多是科学家。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科学界诺贝尔奖“零”的尴尬。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博士和最难的奥数,但中国的科学家们却似乎离诺奖越来越远。

  按理说,中国在读的博士生和已经培养出的博士总数世界第一、教授和研究员总数世界第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总数世界第一、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总数世界第一,几十年中至少应该有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但中国的国情,让学者总是受到各种羁绊和分心。一些科学家一旦小有成绩,就会主动争取当领导干部,或是被安排担任领导干部,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就此荒废了科研,要么无法继续取得令人惊叹的进展。

  相反,国外科学家从事科研的目的,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科学理想,而不是为了追求科学本身之外的物质好处和其他利益。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科学家不因外在的诱惑,而扰乱、中断,甚至荒废自己的科研。毫无疑问,科学家从事科研的目的必须纯洁,才有可能在常年的科研中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而那些功利性的科学家,毫无疑问,很少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绩。事实上,许多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在获奖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获奖,获奖了也表现得很淡然。这种对科研的正确态度,促使科学家能做出真成绩。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伯特兰·格登教授就是很好的例子。法新社9月8日的报道说,在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一直兢兢业业,79岁仍坚持全职工作。剑桥大学计划为格登办一个庆功宴,但他表示自己很快会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政府科技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对科研课题与项目GDP政绩的疯狂追逐,让科学家疲于申请课题、项目,发表论文和论著,不能按照自己的真实兴趣和爱好进行科研,也无暇持续性地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中国科学家如吃了催熟激素一样,看似成果年年大量增加,甚至论文和著作总数翻番,但却没有多少有实质性的、能得到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

  如果中国继续在这样的科研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中国科学家们只会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末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有趣现象是,为何中国人在国内不能取得诺贝尔科学奖,而到了国外却能?比如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钱永健、高锟。这足以说明,并不是中国人愚笨,智慧不如外国人,而是中国的科研环境、制度、保障、文化等阻碍了中国人取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因此,若要指望中国人能在国内取得诺贝尔科学奖,就必须尽快全面、系统地改造我们的科研环境、制度、保障、文化等。惟其如此,中国科学家才能摆脱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的悲剧性命运。

  “才议”版围绕教育领域及职场人士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欢迎投稿。稿件刊登即付稿费。

  投稿邮箱:

  xjbstudy@163.com

  互动微博:新浪微博·新京报教育周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