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北京新闻·时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7:北京新闻·时政
下一篇

19年社区收废品 外乡人在京“扎根”

门头沟城子兴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高树义受居民欢迎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来京务工人员高树义。

  高树义,山东鱼台县人。

  1993年,他到北京打工,工作是收废品。

  一晃19年过去了,高树义在北京扎下了“根儿”。

  社区干部雪中送炭

  门头沟城子兴民社区,是高树义刚到北京时的落脚地。

  “俩眼儿一摸黑,根本找不到工作。”高树义回忆,刚来北京时,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眼瞅春节快到了,我连回家的路费都没凑够”。

  走投无路时,城子兴民社区的干部找上门来。他们发现了高树义有难处,送来一百块钱和一桶油。

  “让我好好过个年。”高树义说,当时激动得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了,就只会说谢谢。

  社区干部问高树义,愿不愿意在社区找点儿事做,比如收收废品,扫扫街道。

  “乐意,乐意。”高树义连忙说。

  收废品曾被居民“防范”

  收废品的工作,高树义一干就是十几年。

  刚开始干的时候,他到街上收废品,一位大姐忙拿着一纸箱瓶瓶罐罐开院门出来,高树义扭头看见几个瓶子掉到院子里,本能想帮这位大姐捡,“可人家却拽上院门,没让我进去”。高树义说,心里有点别扭,但后来慢慢地想明白了:你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人家不了解你,防范是很自然的。

  一天,高树义推着收废品的车,看见前边走着一对年轻情侣。男青年掏兜时,一张十元钱落在了地上。高树义喊住了他们,把钱递到他们手上。

  时间长了,居民们的态度慢慢有了改变。

  高树义说,先是见到他面带微笑了,有时还会打招呼,后来有的人家院门敞开了,让他进院收废品了。有的居民还说:“进屋来吧,外边怪冷的。”

  “热乎乎的大家庭”

  高树义记得,社区一户居民家下水管道堵了,弄得满街都是臭味。

  居民到居委会反映时,高树义听见了就说:“我去看看吧。”赶到后,他刨开地面,用勺一勺一勺把刺鼻的污泥掏干净,换上新管道,填上土,还把周围清理干净。

  高树义弄得满身污泥,“但居民们没人嫌弃我”。

  后来,高树义推着车在街道上收废品,经常被居民叫住。“小高,今儿个我炖了一大锅羊蝎子,晚上过来。”

  到了冬天,邻居大妈看到他的手冻得又红又肿,就连夜赶做了一双棉手套。

  “我每天就生活在这样热乎乎的大家庭里。”高树义说,现在整个社区的居民没人把他当外人,“他们有事,我帮着做,我有事,也会跟他们说。”

  “温暖一家人的心”

  有一年春节,高树义收完废品,从外边回到住的小屋。

  “小高,你看谁来了?”居委会干部忽然迎出来。进屋一看,老婆、孩子正坐在屋里。妻子脸上堆满笑容、儿子跑上前抱着他叫“爸爸,爸爸。”

  原来社区干部瞒着高树义,出路费把妻儿从老家接了来,想给高树义一个惊喜。社区干部陪着他们一家,吃了一顿团圆饭,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高树义说,那情景,直到现在还温暖着他们一家人的心。 新京报记者 马力

  ■ 讲述

  “非典”期间坚守北京

  2003年,“非典”袭击京城。

  高树义主动要求参加社区打药、消毒、清扫工作,还担任了一位“非典”康复人员的监控工作,常常忙得昼夜不能休息。

  “儿啊,你快回来吧,我和你娘挂念你。”高树义的父亲担心儿子,打来电话。

  老家的女儿抢过电话说,“爸爸,我都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是不是不要我了!我好想好想你呀!”

  听了亲人的话,高树义的眼睛湿润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曾经有人问高树义,图的是什么?高树义说,北京也是我温暖的家,家里有了难处,”咱哪能撒手不管?”2006年,高树义在社区入了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