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京报调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京报调查
下一篇

取消几道杠无法根除官本位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第一发布

  日前,武昌实验小学,昔日少先队干部小队委、中队委、大队委袖标上的标志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悄然被一个印有校旗LOGO的“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徽章所替代。据了解,此项举措在全国没有先例。

  取消“几道杠”的新闻,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2011年武汉“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事件,当时曾引起公众对这种标志的批判,并且近年一直有呼吁取消“几道杠”标志的声音。

  该校校长表示,目的在于淡化校园“官本位”思想,并与志愿服务衔接,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这种意识。那么,取消“几道杠”能淡化“官本位”吗?

  根据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清研咨询联合推出)结果,半数(49.0%)受访者认为不能,“官本位”不是取消“几道杠”就好淡化的,有三成(3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认为改“一道杠”为“志愿者”,能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还有两成(20.6%)受访者认为不“好说,社会影响太大,不乐观”。

  不持乐观态度的背后,却是受访者纠结的认知。你怎么看待“几道杠”?面对这一问题,半数(50.2%)多一点的受访者认为“负面影响大,容易异化孩子成长的标准”,近半数(49.8%)受访者则认为“有激励作用,鼓励学生追求上进”。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较好地淡化校园“官本位”(多选)?

  根据受访者的选择,首选的是“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治精神”(61.3%),次选的是“学生们轮流做学生干部”(56.1%),再次是“从校园行政开始,去除‘官本位’”(50.9%)。也有四成(42.2%)的受访者赞同“家长和老师要多给‘官本位’降温”,和“不要和升学和评优挂钩”(39.0%)。

  所谓“官本位”,其实是自上而下,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是学校的缩影。武昌实验小学的尝试,固然值得支持,但是效果如何,却是不得不慎重思虑的。改革“官本位”如果从小学生作为试点,是让社会汗颜的,他们能担当得起“榜样”的责任吗?

  新京报记者 高明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