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报国十年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39:报国十年特刊
上一篇

赖声川 早上在台北,中午在北京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赖声川的戏最早于1998年在大陆演出,如今他每年都会有新作在大陆上演。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赖声川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随后,大陆和台湾两地的文化交流增多。赖声川,台湾戏剧导演,1954年出生,1984年创立“表演工作坊”。2006年,他的《暗恋桃花源》在大陆首演,他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见证者。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我个人没太大改变,还在我的轨道上往前走。我的轨道是很多元的,能做更多事情。这十年,我在篮球场上的动作是慢了一点,我也越来越不愿意跟二十几岁的人一起打球。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最不愿回忆(看到)的是什么?

  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美好。这话很肉麻,但迎接外孙女的来临对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体验。有了小外孙女以后,我走进了另一种状态和境界,看见生命的循环。即使有些波折也是生命必然的展现,我都欣然地拥抱它。作为公众人物,被误会是正常的,我只能尽量做得更好一些。

  3.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我们很渺小,生命很浩大。我希望有更多时间给自己,更多的修行,慢慢地开悟、证悟、觉醒,接近生命的真相和本质。

  4.未来十年,你对国家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大家渐渐开始认知到,几十年来快速经济成长带来的后遗症,就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空虚和价值观的混乱。快乐建立在内在的价值上,而不是外在的拥有。

  2002年的最后一天,交道口北兵马司胡同的小剧场被改名为“北剧场”后正式开张,此后三年,这里都是北京城里最重要的小剧场戏剧根据地。“北剧场”的名字是台湾“表演工作坊”创始人赖声川取的,意为台北和北京。这是赖声川尝试在北京推广台湾戏剧的一步,但这一步却并不太成功:就在北剧场开张后一年,赖声川因故从中撤出。忆及往事,赖声川说,自己是一个“超级理想主义的人”,“我们很早就看中南锣鼓巷,但当时太早了,没有任何资源,赔了很多钱”。

  时光跳转2006年,这一年赖声川的戏剧随着台湾地区和大陆的文化交流增多,开始在北京等地“落地生根”。他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推出首个大陆版《暗恋桃花源》备受关注。在此过程中,赖声川充当了大陆与台湾两岸文化交流良性进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尤其在2008年后,交流开始加快步伐,而随着两岸直航,赖声川的日程也更加紧凑,“早上从台北飞,中午到北京就可以工作了”。

  2008年,一台为大陆观众“量身打造”的新作《陪我看电视》在北京降生。在赖声川看来,真正的交流在于两岸文艺工作者的深度合作,而更高一阶段就是“在地创作”,即在演出所在地进行全新创作,融入当地的文化土壤。

  采访当晚,赖声川刚刚结束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授课,风尘仆仆地赶往杭州的家。再过两天是他58岁的生日。这个年纪的他依然健步如飞,笑声爽朗,随时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勤奋得令人发指。跟他工作的人惊讶,他回复邮件的时间通常在深夜1点后。他强调,自己“是工匠,不是艺术家”,因为“艺术两个字太可怕,压力很大”。

  “未来对我来说已不是戏剧技巧的问题,而是修行的问题,修行上能不能更精进,更上一层楼”。对于未来他说:“我想把票价弄低,文化不是1280元、880元,更不该以此为荣。我的戏应该是人人都能看的。”而在走过很多路,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戏剧之后,赖声川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