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郎朗过去几年里最关注的事情之一,他说一方面是社会需要他,另一方面,自己也喜欢做这样的工作,“社会进步需要用文化推动。”
在郎朗眼中,音乐教育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全球学音乐的人很多,国内也有好老师,但是这么多孩子在学钢琴,好老师的数量却微不足道。”
郎朗说,不只是在中国,即便在美国,很多学校也没有音乐课,很多孩子到20岁还没有听过肖邦的曲子,没有听过《献给爱丽丝》。“在中国,估计很多人也没听过《二泉映月》,这确实是教育系统出了问题。”
郎朗说,伟大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也应该分享给所有的时代所有的人,他希望有一天,中国的音乐在国际上也能被接受。
当钢琴家让郎朗的生活节奏变得很快,但他说未来还是希望多做一些教育和公益上的事情。
2003年10月,联合国几位官员到卡内基音乐厅听了郎朗的独奏音乐会,随后,他们邀请郎朗来到儿基会的大本营,给他介绍儿童需要的东西,从食物到教育基金。两周后,联合国的官员问郎朗愿不愿意成为亲善大使,郎朗欣然接受。
被任命亲善大使时,郎朗刚满22岁,他是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也是最年轻的亲善大使。
2004年8月,郎朗作为亲善大使来到坦桑尼亚,那里的孩子们正在受疟疾、艾滋病的侵袭,大都没有见过钢琴,在为他们表演了肖邦的《夜曲》和《华尔兹》后,之前害羞得不敢同郎朗讲话的孩子们一下活跃起来,还和郎朗分享起自己的愿望,“音乐真的很神奇,能给孩子们带来希望,让他们敞开心扉。”
从非洲回来后,郎朗开始筹备慈善音乐会,为孩子们筹集资金。最成功的一场是2005年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音乐会,募集到了2000万美元,数额远超预期。
2007年岁尾,郎朗入围格莱美最佳演奏家奖提名,成为入围该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2008年10月20日,郎朗的国际音乐基金会在纽约宣布正式运行,三位选拔出的琴童得到郎朗的现场音乐辅导。
郎朗
2007年岁尾,郎朗入围格莱美最佳演奏家奖提名,成为入围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弹钢琴也可以弹得这么好;郎朗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他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更成熟了。虽然很累,但是能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也看到很多需要改进的东西。我觉得音乐给了我新的人生,以前很多东西只能在想象中,从事这个事业让我真的见识到了。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最不愿回忆的是什么?
当钢琴家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梦想实现了。另外,在全球和最好乐团合作,在最好的音乐厅开音乐会也是最美好的事。
没什么不愿意回忆的,不能说每件事都十全十美,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遗憾。
3.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不能光是事业了吧,怎么也得有家庭了。比较难的是,我目前的生活状态,不太适合成立家庭,成家起码得在一个城市安定下来,才有稳定感觉。
4.未来十年,你对国家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软件上我们还需要增强。比如我们建立了很多音乐厅,却没什么节目。成天租出去,不利于积累观众,光是散场不可能产生热爱艺术的群体。软件的培养有很长的路要走,音乐教育机构和音乐厅责任很大。
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