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次来内地做戏是2003年,和刘若英、廖凡、海清等人合作《半生缘》。当时是国家话剧院和进念·二十面体的合作项目。后来这个戏在港台和内地都有巡演。
大概是2007年以后,我开始两岸三地频繁跑的生活,开始跨城市的戏剧创作。我带《包法利夫人们》去北京演出,后来《生活与生存》《远大前程》也都在港台和内地演。
我从小对两岸三地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兴趣。这跟我的成长时代有关系,我的时代是一个混合文化的时代。我从小接受双语教育,看电视也是双语,在学校里欧洲史和中国史同时读,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和欧洲艺术电影我都喜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香港电台主持文化节目,通过采访认识了荣念曾,他对我影响很大。他那时在拍实验电影,他给我推荐了《小街》《天云山传奇》这样的电影。香港当时有左派电影院,比如珠江、南洋、南华这几家。我还在国际电影节看到很多内地电影。《天云山传奇》是我看的谢晋的第一部戏,《舞台姐妹》是我和王家卫去看的,我们都很喜欢谢芳。后来还看了《青春之歌》的电影和书。
1984年,我第一次来内地,是跟朋友来拍电影,只呆了一天。2007年之后,我开始了解到,北京有很多不同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就像一个大熔炉,这点蛮像香港。去年做《在西厢》的时候,因为编剧陈立华住在北京,我也在北京呆了两个月。我住在王府井,晚上就走到天安门散步。那是5月的夏天,很漂亮。
老在两岸三地飞,我变得越来越不想回家。
现在我每年有一半时间在香港,一半时间在台北和内地。我没有“家”的概念,对我来说,家就是情感,有情感的地方就有归属感。听到一首歌眼泪掉下来,这是归属感。
香港回归15年,尤其这几年,内地给我超过香港几十年的机会。我在香港是非常外围的,舞台剧奖我从来没有提名。香港是一个保守的社会,传媒保守,戏剧保守,是因为人很保守。内地却不一样,内地这么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不一样。内地和香港最不一样的是,内地的年轻人愿意不同,愿意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朋友说,再过十年年纪更大了,你怎么办?我只能信任直觉往前走。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我想过很多。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节策展人、文化节目主持人。我想有自己的文化网站,我还有很多书想写,有很多idea。我还可以成为电影和舞台剧的监制,一家剧院的艺术总监。想的事情很多,但没发生就不发生了。 新京报记者 陈然
林奕华
香港回归15周年了。林奕华,香港知名文化人,曾是著名的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的重要成员,后创建“非常林奕华”剧团。近几年与内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了。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第一件事是老了。第二件事是创意比以前更灵活。第三件事是容易悲伤。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
每一天都很美好,哪怕有时也很沮丧。十年,我都在做我喜欢的事情。
3.最不愿回忆(看到)的是什么?
我不愿看到戏剧变成好莱坞电影一样的“制作人制”。我希望剧院是“艺术总监制”,由艺术总监的理念来经营。
4.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我没有一个发展目标,但有些自己的想法。未来我希望变得更有智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