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仕高山”本该建在百姓心间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视点

  国家级森林公园山西灵石县石膏山曾有一段短暂的改名史,时任县委书记的杨洪今年4月将石膏山改名“仕高山”,寓意“凡到仕高山者,无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迁”。此外,还在交通要道建起一枚硕大的印章雕塑“中国灵石”,称之为“御玺”。然而,“仕高山”和“御玺”都没能护佑杨洪的仕途,今年6月,杨洪因涉嫌贪污受贿落马。(11月7日《法治周末》)

  现在,石膏山景区大门口“仕高山”的字样已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依然是那个流传了1400多年的“石膏山”,至于那个随意改名的县委书记更是成了往事。可见,官员的“仕高山”,并不取决于灵机一动的“一名之立”,而是本该建在百姓心间。

  身为县委书记的杨洪,一方面通过工程疯狂敛财、通过提拔干部收受贿赂;另一方面却编造传说,为名山改名,铸造“御玺”,试图护佑自己官运亨通,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不去检视自身行为,却寄希望于外在的祥瑞的做法,总有露出马脚的一天。

  此外,在民政部门不同意、民众不认同的情形下,他居然能够跳过程序,随意为名山改名,这一现象本身足以说明其手中权力失控的严重程度。公众看到,在杨洪那里,民意可以随便揉捏,层层机构和组织都是秉承意旨的办事机构,至于那座从汉唐开始就知名的大山,更不过是手中的一枚棋子。

  其实,杨洪本不应该煞费苦心地为名山改名,铸就“御玺”,只要按照2011年6月18日当选县委书记时说得那样去做就可以了,“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对于官员的评价,治下百姓最有发言权,这个碑、那个碑,都不如百姓的口碑、心碑最真实。那些热衷于表面文章,甚至迷信于不可测力量的官员,往往却忘记了根本,丧失了原则,扭曲了价值,沦落为百姓的对立面。

  在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衙门里,可见一“戒石坊”,上书宋太宗的16字“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常念及此,庶几可为立身为官的底线。

  □胡印斌(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