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春秋之公众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46:春秋之公众人物
上一篇

刘志峰 行业发展重要见证人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刘志峰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田贺 摄

  “我认为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打造健康、有生命力的品牌需要房地产企业不断地成长和积累。”今年10月16日,在2012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上,刘志峰表示,品牌建设是企业长远深层发展之本,房地产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价值。

  刘志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见证人。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源于改革。房改给房地产巨大发展空间,也极大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1998年全国人均居住面积为18.7平米,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28平米。作为参与房改决策的重要人物,刘志峰也在这一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1998年就任建设部副部长之前,刘志峰担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兼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直接参与了我国房改的全过程,直接参与了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和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从1998年到2007年,刘志峰任建设部副部长,长期分管住房制度改革等工作。许多重大政策的出台,都少不了刘志峰的声音。

  而在离开建设部领导岗位、当选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之后,刘志峰继续着房地产发展的贡献的脚步。他努力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倡导绿色发展,推广低碳技术,建造百年建筑。刘志峰曾表示,提高住宅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理念。“英国建1次房,我们要建4次;美国建1次,我们建2次半。”刘志峰认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核心是要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部品部(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

  对于住房建设和消费,刘志峰也一直提倡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在2006年一次会议上,刘志峰就曾严厉批评了住宅建设和消费的“贪大求阔”现象。刘志峰还大力倡导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供给。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然有着积极意义。

  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方面的新趋势,刘志峰也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支持。例如对现在许多企业探索养老住区,刘志峰就曾提出加强老年住区发展的引导和支持,提高老年社区规划设计和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完善老年住区开发模式等,中国房地产协会也专门设立老年住区委员会。

  此外,刘志峰也多次呼吁加快住房保障立法,尽快制定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依法强化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早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志峰,依然在为房地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京报记者 刘狄 

  房地产是一个不落幕的舞台,一个被亿万人目光聚焦的舞台。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十年房地产舞台,来来往往很多人,有专业的,也有非专业的。从2003年到2012年正是房地产快速发展、好戏不断的十年,于是更多的人有机会在台上崭露头角、尽力发挥。有的人或许接近谢幕,有的人还在精彩桥段,有的人或许已经有些疲惫。不过,他们的亮相,都没有被忘记。回望,这些熟悉的身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