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家·春秋之公众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52:家·春秋之公众人物
上一篇

于凌罡 合作建房今安在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于凌罡 北京首个合作建房倡导者 康夫 摄

  于凌罡说话语速极快,后句赶着前句跑;他喜欢算账,数字、算法滔滔不绝;他是性情中人,博客里有踌躇、有失望、有愤怒。

  2003年,年仅30岁的联想集团IT工程师于凌罡发起合作建房的倡议,成为风口浪尖的人物,然而热闹一时,无果而终。如今,于凌罡已经年近不惑,作为“合作建房第一人”,当被问起是否将合作建房作为终身事业,他说他的志向远不止于此。目前他仍然在设想研究信用交通、社区建设以及“蓝城模式”。

  2003年,于凌罡在多个网站上发帖,号召合作建房,“自己做开发商”,让“相信房地产暴利”的人都来参与自己建房。他曾公开表示,合作建房的费用将比普通商品房便宜30%-40%。

  然而,不论多精确的计算、多努力的游说,于凌罡在建房第一步——拿地上就迈不开步子。从2005年开始,于凌罡对外透露过有意愿的地块就有东四十条1号地、芍药居甲2号地、工体4号地以及花园北路25号地等,然而都频频失利。“根本举不过开发商,一看他们报价都傻眼了。”

  2006年,传出温州商人赵志强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的新闻,今年赵志强宣布北上北京,复制温州的模式,然而公众的热情似乎已经燃不起了。

  对于于凌罡和他的众多后继者、追随者们,业内大多数认为“不靠谱”。业内人士也都或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对合作建房的“不看好”,对于合作建房的法律依据、产权取得、质量管控、资金监管、政策方向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依然待解。

  2009年11月的时候,于凌罡曾在博客上宣布,“停止合作建房,暂停尝试组织在北京市区合作建设住宅项目”,“别做梦了……我组织不起来了”,博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愤怒和无奈。其实,他并没有退出。

  据于凌罡介绍,他从今年“十一”开始,正在忙一个公租房的项目。按照住建委对公租房的相关政策规定,社会单位在符合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自用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并持有运营,土地可采取协议租赁(出让)方式供应。

  于凌罡认为,这将是他突破拿地难题的路子。为了这个项目,他在北京租了个门店来宣传,博客中设计了多款公租房的户型图。“只要凑齐两百个人,每个人拿出29万元来成立一个公司,就打算在昌平或者通州买到地皮,集资来建公租房。”于凌罡说,“目前收到50多人报名。”

  乌托邦也好,理想化也好,是高企的房价催动了于凌罡们的行动,这也是当下中国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于凌罡在他的QQ签名里引用了胡适先生的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新京报记者 徐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