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书评周刊·商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书评周刊·商业
下一篇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对赌》
作者:陈楫宝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定价:39.80元

  《对赌》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小说,它在讲故事之余,也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上了一堂MBA课。

  □书评人 刘枭

  近几年来,中国市场上股权投资大热。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LP(有限合伙人)、GP(基金管理人)等舶来词在国内耳熟能详。有业内人笑称,这是一个“全民PE”的时代,上至政府、银行券商,下至各路民营企业,只要口袋里有点钱,都打着投资人的旗号满中国跑。

  自2009年创业板开板后,中国资本市场上创富奇迹不断。以发行市盈率论,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56.7倍,第二批的8家则高达83.59倍,分外惹人眼红。

  上市公司的高溢价发行让参与前期投资的PE与VC们赚得盆满钵满,国内某著名私募股权基金,便曾在其所投资的创业板公司上斩获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成为行业的标杆——马克思曾言,资本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而在这个行当里,在最疯狂的时期,单个项目的投资回报动辄能到10倍,利润率1000%。

  丰厚的回报自然引来了各路豪强,在野蛮生长的时代里,潜规则横行也不难想象,再加上钱、权、色交织,以及名利场里的觥筹交错,有关资本的故事具备了一切引人入胜的要素,让行外人恨不能一睹真容。

  陈楫宝所著《对赌》,讲述的便是这样的资本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一睹真容。男主角以华尔街海归的身份,投入到中国的创富运动里,作为某创业公司的融资推手,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在这本书所覆盖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从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逐渐认清现实,进而疑窦丛生,最后在泡沫破灭的声响中,“啪”的从巅峰摔落谷底。套用书中的说法,“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对于男主角,以及书中所写到的资本游戏的若干玩家来说,从最高点落下,不过也就两年的时间。

  《对赌》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小说,它在讲故事之余,也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上了一堂MBA课。商业模式、VIE结构、投资决策流程,甚至还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种种猫腻,作者借小说情节的铺展,将这些行业内的ABC娓娓道来,好看,而且实用。细细读完,借流行的说法,自觉“逼格”顿时上升了好几等。

  掩卷而思,《对赌》在不长的篇幅与跨度里,阐述的其实是一个在金融圈子里已被奉之圭臬的真理。“台风来时,猪都能飞;潮水退去,才知道谁是裸泳者”。类似的故事在现实中几乎天天都在上演:顺景时,怎么折腾,怎么潜规则,都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有钱不赚你傻啊”,孰不知,正是这种放纵、短视与大意,酿成了最终的败果。

  当前,在经历了前期的疯狂,与中期的“全民PE”后,PE行业已进入了洗牌期,投资者正在为之前的草率买单,不少企业也因经营不善,或者上市无门,陷入到苦苦挣扎里,只能破产了之。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公开上市的幸运儿,现实同样翻脸无情。2009年起,海外上市的中概股频遭狙击,不少企业因诚信危机估值腰斩,甚至退市,到头来只是黄粱梦一场,还须背负集体的骂名。

  回过头看,幻梦的破灭早在繁盛时期便埋下了苦果。在《对赌》中,我们领略到阴阳合同、虚报业绩、红黑两道等诸多潜规则,而这也成为现实里做空者狙击中概股的主要证据。由于行业的相似,《对赌》中所描述的这些道道,我们也可在浑水对分众传媒的狙击中逐一寻获。浑水公司之所以能在做空中概股方面屡有斩获,恐怕与熟谙中国的潜规则脱不开干系。

  环顾左右,时代已经变了,原来的那套玩不转了,整个中国都进入了大的转型期,没有那么多浮财,以往的非理性狂欢也告一段落。对于创业企业,以及PE/VC们来说,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中长期的经营,而非短期的圈钱上。现实一次又一次验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只看到蝇头小利,而非立足于根本,稳扎稳打,抱着赚快钱的想法,能风光一时,但却往往盛极而衰,正如《对赌》所记录的那样。

  这是《对赌》遗下的迷思,也是市场规律所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