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亲子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亲子
上一篇

让孩子快乐你首先要快乐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法国妈妈育儿经》 (美)帕梅拉·德鲁克曼 著 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家庭教育】

  □书评人 王菲菲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成功,还是愿意孩子快乐?如果非要在成功和快乐之间选一个?大多数70、80后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快乐。尽管成功与快乐的指标不能严格量化,但现代家长们还是更愿意自己的孩子获得快乐。跟“成功”的单一化相比,“快乐”显得更加多元,也更加人性。

  可孩子怎样才能快乐呢?是想方设法去满足他们吗?《法国妈妈育儿经》给出了一个另类的答案。

  美国记者德鲁克曼因为私人原因到巴黎定居,养育3个孩子。这一过程中,她注意到法国人的育儿方法与美国人截然不同。当然,两种方法取得的结果也不同:美国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哭闹任性,总是被保姆或家长追着跑。法国孩子则彬彬有礼,安静地在成人餐厅吃饭,专注地在客厅自己玩耍。

  于是,善于观察,充满自省精神的美国妈妈德鲁克曼发挥了她当记者的优势:她开始以严谨的方式观察和探究法国的育儿甚至是生活哲学,写出了一本《法国妈妈育儿经》。在她各种严谨的分析,强大的数据与事实支持下,她从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地写到了法国人育儿的窍门,且毫不留情地比较了美国人与法国人的差距。这本书跟《虎妈战歌》在美国同一家出版社出版,跟虎妈饱受争议和批评不同,这本书的理念得到大多数美国读者的认同和赞誉。

  总结来看,法国人在育儿这件事上遵从的唯一准则是“快乐”。他们主张首先重视妈妈(或家长)的身心快乐,反对牺牲,远离任何家长的“苦熬”行为,让孩子“延迟满足”、学会等待。可以说,这是一部妈妈悦己育儿经。法国妈妈快乐自信,非常自由,不受束缚,不会被孩子的吃喝拉撒捆绑起来——作者惊呼:这跟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美国妈妈也差太远了吧!

  法国妈妈是不是太自私了?跟传统妈妈的“含辛茹苦”相比,她们的确是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她们把育儿当作一件自然的事,不会迷失自我。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好情绪也是会传染的。看到妈妈泰然自若、优雅自如,孩子们也能自由开心地长大。在貌似“忽视孩子”(绝不以孩子为中心)的逻辑下,养育出来的孩子具有天使的特性:他们天生就有拥有耐心、平和的能力,适度放松,能跟成人舒服地共处。

  或许是成人低估了孩子自发长大的能力。越俎代庖、过度关注实际上是对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一种不信任。这样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自己获得快乐的能力下降甚至退化了,转而依赖于父母的给予——物质或其他方面。这样一种宠物式培养方式会抹杀孩子的个性,也会剥夺他们的独立人格。

  法国人一向都拥有让人羡慕的生活状态,也是抵御美国式消费主义和价值观的文化强国之一,保有自己传统的生活原则。他们在文化上的先进性始终让美国人不敢小觑,甚至带着暴发户式的羡慕和向往。

  随着视野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新手妈妈们开始关注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现代人对“自我满足”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不再以别人的评价和眼光为幸福的评价标准,转而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快乐成长”和“阳光性格”成为父母们第一重视的事情。如果成功的背后总是十年寒窗苦或一家人砸锅卖铁的悲情故事,带来的只是面子荣耀或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那么这样的成功已不再为大多数人羡慕了。也许成功的诠释应该更加多义,应取决于自我的认同而非他人的认同。

  尽管中国人还没能过上法国高福利政策下的幸福生活,但也可以借鉴快乐的“法式育儿法”,在现有条件下让大人和孩子都快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育儿是个独特的过程,过去了不会再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