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童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童书
下一篇

如果一定要“教”,教什么呢?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夏洛的艺术日记》

作者:(美)琼·奈特

版本: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定价:68.00元

  【艺术教育】

  □书评人 李静

  1892年4月,美国小女孩夏洛·格利登随画家父亲来到法国巴黎的郊区吉维尼——一个因印象派画家莫奈而名声大噪的小镇,开始她的惊奇之旅。她常常偷看邻居莫奈先生如何作画,她还不时跑到巴黎、纽约和伦敦游历,她亲眼见到画家埃德加·德加和雷诺阿争吵,看着高更孤独地吃早餐,欢喜辛格·萨金特送给妈妈的美丽肖像画,自己也试着用“点画法”画了起来……她把这一切都写进日记里,四年的时间,写了整整四大本——分别标上《夏洛在吉维尼》《夏洛在巴黎》《夏洛在纽约》《夏洛在伦敦》,只为跟她的好友莉齐一起分享她的见闻。

  现在,你的孩子就是莉齐。所有七到十一岁的孩子都可以是夏洛的好友莉齐,可以跟她一起走进十九世纪末明媚的阳光里,毫不隔膜地感受印象派绘画和那个时代精致的生活氛围。这就是美国作家琼·奈特的本事——受到爱德华·马奈(印象派奠基人)的侄女朱莉·马奈少女时期的日记启发,作家虚构出夏洛这个少女主人公,借她之口,还原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艺术-生活世界。我不是童书作者,却能从这套天真绚丽的《夏洛的艺术日记》里,感到一种观念的震撼。

  什么观念呢?——书是一种生活,而不是教材。是一个感受、体会和行动的契机,而不是炫耀知识、传达说教的载体。这是写作者尤其是童书写作者的共识,但真要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偶尔翻翻本土的原创童书,总觉得兜售知识和道德说教的比较多,所谓“寓教于乐”吧,一定要“寓”要“教”,舍不得让孩子纯粹轻松地“乐”一下。

  当然啦,细究起来,好的童书无不“寓教于乐”,关键要看“教”的是什么。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直露刻板地教导一些道德教条才算是“教”——讲个小故事,画点小画,指引孩子们做人要诚信,要孝顺,要团结,要刻苦,或者相反,要积极进取,事事争先,强者为王,成功成名,等等。这种价值观实在称不上价值观,充其量是些笼子式的行为守则,不启示活着的终极意义,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作为人的自由、美好和诗意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小学生十来岁就愁肠百结、悲观厌世的原因——教育没能让他们找到欢乐的源泉,相反,稚嫩的心灵倒是被捆上了无处可逃的枷锁。而成为一个自由、美好和诗意的人,感性和理性平衡健全的人,能体会和创造精神幸福与生命乐趣的人,拥有爱与好奇心的人,才能算是现代意义的完整的“人”。凡有益于成为这个“人”的,才能算是“教”。凡不利于成为这个“人”的,算是什么呢?是毒害。

  《夏洛的艺术日记》规避了一切可能的“毒害”,只给跳跃的童心以阳光和草地。我们看看该书是怎样实现其教育目的的。它的主要目标,是让七至十一岁的儿童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我们看到,此书不提供硬性的绘画知识,而是用一个小女孩的语气自然叙述大画家们的脾气秉性、作画环境和方式:“我们终于见到了高更先生!他坐在沙滩的巨岩之上,俯身趴在速写本上。海风掀起他的黑斗篷,仿佛一只巨大的蝙蝠,不,更像吸血鬼!”“爸爸对我说,高更先生有句口头禅:‘我闭上眼睛去看。’这话的意思是,他是用想象力来作画的。他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户外支起画板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而是把速写本拿回画室,再完成他的画作。并且,他从不把颜色混合起来用,他习惯把颜料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直接用这样纯粹的颜色作画。”在叙述的旁边,是高更的代表作。这样,高更是个怎样的画家,他的作品是什么样子,别的印象派画家怎么作画,都被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不需要孩子刻意去记,去看。孩童是天生的诗人,最敏感,最好奇,当她在童蒙时期读到这样一个奇特的画家时,她会去想方设法多了解他,强似千言万语的绘画课。

  但《日记》不只说印象派绘画那些事儿,它还给孩子潜移默化的观念导引:“爸爸对我说,一个画家要经常尝试从新的角度看事物,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更营造了一个立体的生活空间,孩子在其中可以自在地了解一些法语入门、西餐烹饪、城市地理、典故轶闻……也可以不去了解,只看印刷精美的画儿。总归看孩子乐意,一切以趣味为中心。

  如此有趣的读物,却是作家查阅了相关时代的多种史传,深入浅出地写就的。哪些艺术家和作家在何时何地如何聚会,说了什么,说到的东西涉及该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特质,那是不能随便“穿越”的。而印象派名作和文字的稚气配图,则让该书美不胜收。因此,这套看起来随性天真的童书,其实凝聚了极深的智慧和爱意,可以给本土作者不少的启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