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北京地理·京城绝技之仿古瓷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0:北京地理·京城绝技之仿古瓷
上一篇

果子巷18号与救世军无关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地理勘误

  □曾一智(城市历史建筑保护者)

  骡马市大街南侧的果子巷18号在网络和媒体上被误传为救世军堂已有7年,始作俑者乃是鄙人。2007年初春见到京城研究救世军历史建筑最为精准的王爱宁先生,他告知这里并非救世军的房产,救世军西南队另有所在。那时这个院落已开始拆迁。此后,我一直在寻找关于果子巷18号的资料,然而最终得以确认时,这处院落已经拆除大半,现在果子巷也已消失,只剩一片瓦砾。

  但错误的信息必须更正,望以往由于我的疏忽被误导的读者能够谅解。

  2005年6月19日,我来到刚刚贴出拆迁公告的大吉片拍摄,在北大吉巷遇见一位出生于此的私房主赵宗镜先生,他带着我一处处探访北大吉巷和南大吉巷的四合院。走到北大吉巷与果子巷相交的丁字路口,他指着正对着北大吉巷东口的果子巷18号说:“这里是救世军,一到礼拜天就在门口打鼓,还发放食品。我小时候还到这儿领过牛奶。”这处建筑看起来更像是果子巷众多店铺中常见的一种,临街建筑还有精美的雕花木质檐板。

  回到家里整理了这段口述历史和其他居民讲述的历史,还有网友提供的《宣南鸿雪图志》中刊载的一些文物古迹的信息,在老北京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即将消失的历史:米市胡同、保安寺街、南北大吉巷》。

  没想到,这个帖子被好多网站论坛的网友转发,有的网友补充了新的内容,有的则直接标注为自己调查的成果,但这个帖子中的错误也被转发了。

  直到2010年春,我为申请认定文物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到相关资料,确认果子巷18号(老门牌59号)并非救世军堂,而是基督徒会堂布道所,负责人是杨承泽,产权人为王明道。进一步根据这个线索在北京市档案馆和首都图书馆查找资料,终于查到更为详尽的内容。

  1923年冬,北京一些中外基督教信徒开始在王明道位于甘雨胡同的家里聚会查经,1933年租用东四牌楼南前炒面胡同甲23号(老门牌)一处房屋作为聚会之所,后向北平市社会局申报后获批,定名基督徒会堂,也成为在京基督教众多教派中的一个。1936年购得史家胡同42号房产,改建新堂。果子巷59号附设的这处布道所,系1946年11月自福长街二条迁来,杨承泽为该所宣教士。解放以后,由于王明道的种种言行而获刑入狱,其房产被没收,直到1980年方保外就医。杨承泽自解放前就携家眷居住于此院,基督教三自之后所有教派合一,1958年基督徒会堂停止聚会后,杨承泽也归入三自爱国教会。

  查到这些信息时,果子巷18号已拆除大半,大门依然紧锁,但可以看到后院尚存的房屋。向街坊们询问这个院子是否有姓杨的居民,回答是肯定的。一次次敲门都没有人回应,终于有一次房门打开,一位中年男子走出来。我上前自我介绍后,拿着自己抄录的资料咨询,对方说:“您说的一点儿没错,杨承泽就是我父亲。”他对我查找到的上述资料同样予以肯定。

  文献资料和亲历者相遇并相互印证了,这才能准确地认定一处建筑的历史功能。赵宗镜为什么会说这里是救世军?也许与距此不远的骡马市大街上的救世军西南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有关。他也属于亲历者,但是彼时一个孩子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往往不可信。

  今年7月下旬,照常去拍摄记录大吉片的消亡过程,忽然看到果子巷18号的门开了,房主人和搬家的工人正往外搬家具。我跟他打招呼,他说,已经签了协议,正在搬家。再问他是否需要我查到的资料,我可以复印给他,他回答:“不用了,这些资料我哥哥都查到了。”

  第二天去首博捐献大吉片废墟中捡到的文物后,再去这里探望,果子巷18号已经变成一地碎砖和木料。唯一能做的是更正果子巷18号的信息,让这处院落在死后得到一个公平的对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