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北京现代2012年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北京现代2012年特刊
下一篇

展望下个十年的开拓与创新

对话北京现代总经理白孝钦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未来十年新展望

  新京报:北京现代在下一个十年主要围绕哪些核心内容来开展经营活动?

  白孝钦:第一,改变现代品质。现代品质可以说是我们整个经营活动中的第一个原则,其核心内容是3S的质量核心。第一个S就是系统。通过完善质量预告制度、质量合格制度、质量认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将质量经营活动系统化地建立起来。第二个S是速度。我们时时尊重客户的需求,再反映到相关部门,及时改善我们的问题点。第三个S是精神。这是我们针对所有员工而开展的相应体系,通过体系化的质量意识培训,把精神转入到测量产品当中。

  第二个是我们在生产布局合理化方面的工作。通过三座工厂的量产,北京现代开始拥有了一百万的产能体系。新的十年当中,我们还会围绕产能布局合理化的方面重点开展组织生产。

  第三个重点业务是本地化的战略车型的开发。从2007年到现在,我们不但成立了北京现代技术中心,进行了相应的外观更改实践,还建立了守望等自主品牌。未来的十年中,我们会通过丰富的产品线,持续开发本地化战略车型。

  第四个重要工作,是以高级车为中心的产品布局。为了打造品牌形象,北京现代近几年由原来以中小型车为主的产品布局逐渐向以第八代索纳塔、IX35等高级车为中心的产品布局转型。下一个十年当中,我们会持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第五个重点工作,是强化特约店的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售后管理,扩大忠诚客户的比例。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从量和质,这两方面出发:一方面逐渐扩大特约店的数量,争取到2015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的各个角落,达到1000个,由此扩大销售面积、提高销售数量。另一方面,到2013年为止,我们将针对450家特约店进行设施方面的整改,提高以客户为中心的售后服务。

  中韩合作的成功之道

  新京报:您觉得韩国企业的哪些独特要素是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

  白孝钦:首先,看一下北京现代在十年中是如何扎根中国汽车市场的。在我们独特合资结构当中,一方面韩国现代全球的核心力量基本上都注入到北京现代中,另一方面北汽集团也把它的全部心血注入到北京现代来,等于是双方相互补充。韩国现代与北汽在本地化过程中相互团结,共同努力。这个可以说是北京现代十年稳扎稳打的成功因素之一。

  从所具备的优势来看,韩国现代是一个从无到有、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在韩国较为狭小的国内市场下,韩国现代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自主品牌,开拓全球出口市场。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贯穿着一种挑战精神,这是韩国企业所拥有的一个重要特质。

  同时,韩国现代一直强调质量和技术研发。靠这两个方面大力的投资和实力的提高,逐渐在全球市场上显现出成果。实际上,韩国的企业在全球有很大的发展,也依靠研发方面不断的投资和研究,这是支撑韩国现代最基本的东西。

  韩国现代在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倡导本地化战略,包括本地化营销、差异化战略等等。这几年中国的本土品牌高速发展,每次车展上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在技术力量、质量、配置等方面呈现出的飞速发展态势。但是还有一些较欠缺的方面。本土品牌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应该在顾客导向和市场导向方面多下工夫,抓一些具体的质量,然后在外观、技术力量方面再下点工夫。通过这样的努力,中国的本土品牌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

  新京报:北汽集团与韩国现代应该合作得非常好了?

  白孝钦:是的。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之间可以比喻成夫妻俩。这几年的成果表明,两家同甘共苦,可以说是很好的合作关系。在中韩合资企业中,北京现代是一个典范。这种典范的基础是双方之间的团结。两个国家也好,两个企业也好,两个人之间也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会持续加强系统化管理,来达到预期目标。新的十年当中,我们会继续齐心协力,努力进入到真正的主流车企业。

  逆境而上,稳定前行

  新京报:作为中国汽车增长黄金十年的参与者,您怎样看待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逆境的情况下,北京现代的增长点和机遇在哪里?

  白孝钦:在过去这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每年都处于增幅超过20%的高速增长阶段。而最近它的增幅明显放缓,有可能会停留在百分之十几,甚至跌到个位数。但我认为,从明年开始,汽车的需求量会缓慢回暖。首先,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需求还是刚劲需求;再者,国家针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决心一直很坚定,整体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较为旺盛。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对汽车的需求也不会减弱。

  在整体需求放缓的节点,北京现代会通过提高产品力、扩大营销网络等措施来应对市场低迷的状况。在客户这方面,我们会更加细分市场,强化一对一的客户管理,从而持续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