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文化新闻·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文化新闻·艺术
上一篇  下一篇

台湾相声瓦舍带来三个老段子,本报读者认为缺少对现实调侃

《飞鱼王》 “旧作翻新”不够辣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冯翊纲(右)和宋少卿因喜爱相声而创立了相声瓦舍。他们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容器,借以讽喻当下社会环境。 主办方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12月23日和24日,台湾相声瓦舍的《飞鱼王》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两日的演出,本报一共组织了20名读者观看该剧,打出了81分的总成绩。

  《飞鱼王》由相声瓦舍的三个老段子组成,分别是《战国厕前传》中的“飞鱼王”,《蠢嗄揪疼》中的“乐透鸟”和《两光康乐队》中的“甲板”(此次演出改名为了“小毛驴”)。

  与去年来京演出的《东厂仅一位》一样,这次的《飞鱼王》尽管本身就是“旧作翻新”,但为来大陆演出,全剧在文本上仍然做了不少调整,其中尤以段子“飞鱼王”为甚。

  经过改编的“飞鱼王”讲述了宋少卿和黄士伟到台湾的兰屿拜访原住民诗人夏曼·蓝波安,偶遇飞鱼王的故事。原剧中分量不轻的讽刺台湾政界的段落被拿掉,仅保留了“人与自然”的主题,整个段子有些难与观众共鸣。

  第二个段子“乐透鸟”讽刺了假借公益之名进行的赌博活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个段子“小毛驴”以1949年为大背景,美化加工成为浪漫传奇历险故事,很有点“少年派”的感觉,70%的观众表示最喜欢这一段。

  相声瓦舍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容器,借以讽喻当下社会环境。但不少观众认为,少了对政治和现实辛辣的调侃与解读,相声瓦舍的魅力的确大打折扣,变得“不痛不痒”,所以现场反应平平。

  ■ 观剧答卷

  总分 81

  新京报观剧第128期 

  台湾相声瓦舍《飞鱼王》

  人数:20 表演:88 剧本:80 舞美:80

  时间:12月23日、24日 地点:保利剧院

  第三段是台湾本土奇幻故事,融合民族历史及个人经验,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娓娓道来,对大陆观众来说既陌生又新奇,表演者用语言描述出的极强的画面感令人赞叹。(金桔派) 85分

  前两个段子笑料太廉价,“小毛驴”以海峡两岸一衣带水的亲情与国共往事打动观众,虽老套却让人难忘。(水母) 80分

  相声瓦舍好段子不少,不知道为什么选了这么三段凑一块儿。既不精彩,也没共鸣。(二毛) 70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