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书评人 吴庆
一场金融风暴,对大众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对于金融,从来没有像现在有那么多人关注。而更多的不为人所知的金融深领域,更是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比如,“开发性金融”。对于那些只知道把多少万亿投资当谈资的人们来说,实在有必要梳理一下开发性金融的源流。
开发性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专指在金融体制尚不健全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的金融业务。国际上著名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世界银行。国人大多知道“世界银行”这个简称,但大多不知道世界银行的全称:“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世界上不乏开发性银行。与世界银行类似的国际开发性银行还有:欧洲投资银行(EIB,1958年成立)、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EBRD,1991年成立)、泛美开发银行(IDB,1959年成立)、非洲开发银行(ADB,1964年成立)等。一些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还建立了本国的新开发银行,例如巴西、日本、韩国等。
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成立于1994年。与国际同行相比,算是姗姗来迟。不仅如此,开行在成立之初被定位为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所谓政策性业务,与开发性金融是有区别的。政策性业务意味着比商业性业务更优惠的利率,得到贷款的企业相当于获得政府补贴。所以,有门路的企业总是先申请政策性贷款。在得不到政策性贷款的情况下,才申请商业贷款。由于利率优惠,政策性业务几乎注定要亏损。政府不得不持续地补贴政策性银行。
其实,早在开行成立之初,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办开发性银行的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在人才和知识方面,世界银行的支持功不可没。一方面,世界银行通过技术援助项目向中国的银行干部传递了开发性贷款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在对中国的一笔又一笔贷款业务当中,手把手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开行从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银行的转变发生在1998年陈元出任行长之后。近日出版的现国开行董事长陈元的新书:《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这本书记录了开发性金融对各区域的贡献,例如安徽芜湖、湖南浏阳、河北蓟县,也记录了开发性金融对各领域的贡献,例如科技贷款、三农贷款、灾后应急贷款、国际合作贷款等。该书有助于了解中国开发性贷款的发展历程。
开行向开发性银行的转变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堪称“奇迹”。以贷款质量为例。在政策性银行时期,开行的资产质量低下。1999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开行1千亿元不良资产,让开行的不良率从33%降低到16%。这时开行才经营了5年。在开发性金融时期,开行的资产质量显著提高。到2002年底,在没有再次剥离的情况下,开行的不良率竟然降低到1.77%。从那时开始,开行是中国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用网络新词来说,甚至受到同行的“羡慕嫉妒恨”。
客观地说,有两个方面的因素支撑着开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是陈元及其团队成员坚定不移地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变的决心和持续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以及当时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
对开行最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就是利率大幅降低。因为开行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都是资金密集型的。这些投资能够收回受利率水平的影响相当大。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利率高企,这些项目的利息支出很高,经济效益都是负面的。中央政府出于实现长期经济目标的原因,一定要开工这些项目,确实不应该让商业银行承担损失,于是开行也就被迫接收了这些业务。
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是:当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利率持续下调之后,这些原本赔钱的项目变得不仅可以赚钱,还相当赚钱,从开行的不良资产变成了优质资产。
对开行有利的另一个宏观经济指标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持续时间超过早年的预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相应超过早年的预期。
这也给公众很多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开行的迅猛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红包”。但是,当我们从《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一书中,读到开行接手助学贷款的“烫手山芋”为千万学子成就学业梦,读到开行敢于“吃螃蟹”介入旧城改造为民生谋福利时,大概能理解这本书书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深意,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中国官员持续十多年不断修改游戏规则的探索实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