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书评周刊·天下
下一篇

《留声机》杂志90载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留声机》杂志新任主编马丁·柯灵福德。

  英国权威古典杂志《留声机》(Gramphone)今年创刊90年。上周一个早晨在伦敦南岸中心的咖啡馆里约见了《留声机》的新主编马丁·柯灵福德(Martin Cullingford),听上任不到半年的马丁谈杂志的电子出版计划、音乐与市场化结合的趋势。

  口音优雅的马丁为杂志效力11载,编辑过时事通讯,也当过网络编辑,在前主编詹姆斯·伊万离职去开艺人经纪公司后接任主编。马丁着装举止老派,闲时弹习古典吉他,开有一个搜集与点评各地博物馆、艺术与建筑的博客,博名用的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对自己的自行车之昵称:“Mr. Phoebus”。见完我,马丁照旧骑行回办公室上班。

  电子出版:杂志出路

  但谈起《留声机》的今天与未来,马丁的新锐是他身上的传统西服所包不住的。留声机的网络版已开办了10年,去年秋天上任后,马丁将杂志自1923年至今的档案内容全部摆上网,方便用户浏览历史,目前约有一千个订户使用。实体杂志的全面衰落并非新事,古典音乐杂志更是小众中之小众。马丁透露《留声机》目前订阅量约在2万7千份左右,未来实体杂志的内容需要精益求精,马丁介绍说,《留声机》将会从很专业变得更兼顾全面,比如在涵盖到的音乐类型上,他会将像南美民间音乐、伊斯兰教的苏菲音乐等原本处于“灰色地带”——难以分类的音乐包含进来。同时,杂志会将重心放在录音上:除了鉴赏新录音之外,杂志的摄影主题会更多放在录音室动态的捕捉之上。马丁最近跟指挥家马里斯·杨松斯聊天,杨松斯提到现场录音较之录音室令人兴奋,《留声机》的有声产品今后将会推荐更多的现场录音。

  谈起录音,就会聊到厂牌。马丁提及,从前说起古典音乐厂牌最大就是DG,现在独立厂牌如Hyperion、Harmonia Mundi以分类细致与专业为特点,当大厂牌需要应对音乐出版的市场化趋势时,大厂牌与独立厂牌就逐渐形成了鼎足而立的现状。

  欢迎音乐市场化

  对于音乐市场化或是出版数码化,马丁看来都呈现开放的态度。在不久前一篇《留声机》专栏里,马丁以“郎朗将带我们走向何方”为题,提及钢琴家与机械舞者“停不下来的斯科特”合作肖邦练习曲的短片,夸赞郎朗的跨界想像力。在这个早晨的咖啡馆里,马丁对郎朗所发挥的“音乐使者”的光和热不吝赞美,他认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家各司其职,殊途同归。郎朗能带动更多的人对古典音乐发生兴趣,那就是他的积极作用。

  《留声机》过刊已存档,随时提供下载;适应平板电脑的app也在酝酿预备推出市场。马丁喜欢用随身听,这样他在上下班的路上也能同时“检阅”最新录音出品。对于网上下载音乐,马丁也持积极态度去看待:实体唱片店里分类细致,并常遇到难以分类的尴尬,但在网络上,人们不需要理会标签,只要自由探索就好。没有标签时,古典音乐也更容易进入人心。

  布里顿100年,重听英国之音

  “布里顿在中国受众中反响如何?”他忽然问我。马丁出生在萨福克郡,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出生的小渔村很近。他对布里顿因此有天然的亲缘感,在他的私人聆听偏爱清单前列,也赫见布里顿。2013年古典音乐界有三位人物迎来纪念年:瓦格纳与威尔第诞辰200年,布里顿诞辰100年。执掌《留声机》的马丁表态清楚:布里顿将是杂志着墨最重之处。英国难得出一位举世闻名的作曲家,但就是在英格兰本土也仍需要普及聆听,马丁遂将“深入浅出推介布里顿以及现代作品”纳入为今年《留声机》的使命之一。

  □新京报特约记者 张璐诗 摄影 William Askham (发自伦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