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在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在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英国经验在中国的投影

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他们那一套》 作者:周康梁
版本: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

  【书友在读】

  周康梁的《他们那一套》,和柴静的《看见》一样,是当下中国记者的行纪。两位作者行走的方向与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有某种苦行者的执着,不甘地将所见转换为文字,用书籍表达思想。

  周康梁对我说,写作的日常状态毫无美感,码字,码字,除了码字还是码字。我理解,这是思想的信马由缰远远跑过文字的速度,词不达意的憋闷。既如此,《他们那一套》洋洋洒洒15万文字,形形色色300余幅照片铺陈开来,倒真如练毕一套散功大法,四肢百骸说不出来的舒服。读者如果能够体察,也算是写书与读书完成了愉悦的互动。至少,在我拜读《他们那一套》时,两岁的儿子也总跑来翻翻书上的照片,指指点点,咿咿呀呀,若有所悟……

  《他们那一套》不是生涩的大部头,随风遣物、行云流水,读之轻浅,却并不浮躁。顺着周康梁的文字,英国的建筑、社会、文化均有所现,传统与现代,秩序与冲突一路铺陈。你仿佛可以听到街头的骚动,球场的喧哗,厅堂之上唇枪舌剑;你也完全能够想象,夕阳西下,那古老的树,百年的屋喃喃自语;你甚至还可以闻到食物的香气,记住匆匆路人那有意无意地一瞥……

  周康梁写英国,不是第一次,估计也不是最后一次,此前是英国媒体,现在是英国社会文化。他笔下的英国好像似曾相识,遗产保护、城市解堵、绿色出行、公共福利、小政府与大政府、奥运会,哪个又纯粹只是英国的事情呢?周康梁是带着在中国做记者的经历观察英国社会,他懂得在中国读者的经验地图里,为陌生的事物找到投影。

  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既往的经验,没有阻碍作者的好奇心,职业的养成屏蔽掉了大部分成见与偏见。我特别认同周康梁在前言中所表达的,“大家似乎都认为自己理解的世界和审美是对的”,但“眼界决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态度”。

  □王珂(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