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文学
下一篇

现代“亚古尔水手”

《逃离德黑兰》的真实与建构

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电影《逃离德黑兰》剧照,美国中情局聪明的年轻情报官,机智、果断,令人回味。影片着重刻画的完全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行动方式——恐惧、自保、英勇、互助、责任心,思考、观察、判断、直觉。但此中,并非全然是真实的。
《逃离德黑兰》
作者:安东尼奥·J·门德兹、马特·贝格里欧
版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2月
定价:32.00元

  《逃离德黑兰》的中译者大约不那么熟悉Argo这个词的由来。它的希腊语发音为“亚古尔”,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著名故事:英雄伊阿宋与同伴乘“亚古尔”号大船前往黑海的科尔喀斯,夺取著名的吉祥物金羊毛。伊阿宋的同伴们因此获得“亚古尔水手”(Argonauts)之名,该词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勇士和冒险家的同义语。不过,希腊时代的伊阿宋只能指望时有时无的神袛的庇佑,现代的亚古尔水手却可获得从中情局海外部门到加拿大政府的帮助。脱离了这种帮助,“传奇”只能变回“传说”。

  □书评人 刘怡

  1979年11月,为抗议美国收容流亡的巴列维国王,2000多名狂热的伊朗学生冲进了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将66名外交官扣为人质。一片混乱中,有6位漏网者辗转避入附近的加拿大使馆,并在次年1月被中情局救援人员带出险地。救援任务名为“亚古尔行动”,中情局负责人门德兹伪装成好莱坞电影公司老板,为6位外交官制作了“变身”为剧组人员的假证件,一行人大摇大摆地通过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的关卡,扬长而去。

  曲笔:个人与体制的辩证法

  劳师动众的军事营救无功而返,个人主义的灵机一动大获全胜,这无疑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读者们是很喜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类论调的。《逃离德黑兰》的作者也在有意识地强化这种倾向:书中出现的高级官员不乏装腔作势之辈,主管部门官僚气息严重、讲究形式主义,傲慢到完全不屑于了解实际情况。这样一对比,个人的卓越与体制的庸碌就凸显出来了。

  虽其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追问:若无中情局乃至合众国这架庞大机器提供的后勤保障和关系网络,门德兹们纵有偷天妙计,又怎可能在数周内就决胜于千里之外?加拿大政府和使馆在“亚古尔行动”中提供的帮助,当然不仅是出于“纯洁的友谊”;若无美加特殊关系和加拿大在防务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渥太华是否会甘冒得罪伊朗的风险,收容美国人又公然助他们出逃?

  这样一追问,现代“亚古尔水手”的吊诡之处就很清晰了:他们努力遮掩背后的体制背景,却永无可能脱离这种体制、真正作为个体去行动。孤胆英雄的故事更像是一种基于审美的曲笔,而非明白无误的真实。

  敌人:真实抑或误读

  与刻意被加以突出的“英雄”相比,《逃离德黑兰》中的“敌人”面目是晦暗而模糊的。除去夸张的行为、心口不一的表达方式和穷凶极恶的叫嚣外,伊朗激进分子似乎只是一种象征,与我们熟悉的大奸大恶之辈相去甚远。

  美国人把1978年伊斯兰革命看做是对巴列维国王的现代化事业的反对:因为反现代,所以不守规则;因为无理性,所以狂暴。然而,就像门德兹们在德黑兰街头所见的年轻人浑身还带着初掌政权时的不协调,巴列维国王和他的“白色革命”也绝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化。

  甚至可以说,国王本人在这个国家都是某种程度的“外来者”——从19世纪初俄国南侵到19世纪70年代英俄在中亚展开“大角逐”,伊朗王国及其前身波斯一直是海陆强国倾轧的焦点。

  二百年中,这里出过英明的国王、黩武的国王、昏庸的国王、流亡的国王,他们的命运并不取决于自身,而是由外部政治环境决定。巴列维的父亲礼萨汗活到47岁才从恺加王朝手中攫取了政权,但在位不过16年就被英国和苏联联手赶下台;巴列维本人在即位的前十几年,也经历过库尔德斯坦独立、阿塞拜疆叛乱和摩萨台事件的考验。对伊朗人来说,国王是流水的,宗教力量和传统习俗才是铁打的。

  伊朗:另一种不知所措

  巴列维本人和他的美国盟友都高估了其政治地位的稳固性。“白色革命”以教育、司法和农业改革打击传统势力,集权于国王,又以石油美元和特务统治的恩威并施对待民众。后者数百年来视宗教势力为支柱,既厌恶东方又不喜西方,一旦经济发生动荡、石油美元失效,对王室的不满就会加剧。巴列维以美国为友,很难像埃及、叙利亚统治者那样借反以色列来转移国内矛盾,当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在1978年达到顶峰时,革命已成必然。

  对霍梅尼和他的追随者们来说,一面反对国王的西方式现代化努力、一面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中生存是需要学习的,就像建国之初的苏俄一样,他们在一开始不免抱着满不在乎的激烈态度,全未想到收致的反应不尽如人意。当伊朗学生们冲进美国大使馆时,除去“给巴列维的后台一点颜色看看”外,自己也没想好如何收场;与其说他们是重视扣下几个人质,倒不如说事件的意义完全在于“表达”本身。

  当这种过激的“表达”完全没有实现震慑效果、反而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后,伊朗人渐渐学聪明了。试想,倘若他们真有心仔细追查每一个使馆人员的下落,6名漏网者又岂能安居加拿大使馆数星期?日后德黑兰借巴列维国王病死之机释放剩余人质,其实也是对过激挑衅的一种补偿。今天的伊朗当然依旧与美国处在敌视和对立状态,但他们伸张自身权益的表达方式已经圆滑和老练了许多,交过的“学费”还是起了作用。

  ■ 阅读伊朗

  《巴列维王朝的兴衰》

  作者:伊朗外交研究所

  版本:新华出版社2009年1月

  定价:58.00元

  伊朗前情报总管的回忆文章。

  《忠贞不渝的爱》

  作者:法拉赫·巴列维

  版本: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

  定价:42.00元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皇后的回忆录。

  《我在伊朗长大》

  作者:玛赞·莎塔碧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月

  定价:39.00元

  以当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为背景,用客观的眼光叙述了国王被推翻、两伊战争等事件。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作者:阿扎尔·纳菲西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定价:29.80元

  阅读本书,可体察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整体文化环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