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汉朝(8)
吕后,在正史上或许评价还可以,但是在口头史上,名声却特别坏,俨然已是毒后的代名词。她的狠毒事迹已是众所皆知,尤其是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把自己的儿子都看得崩溃了,觉得“此非人所为”。但令我纳闷的是,近来越来越多的历史随笔中,对吕后抱有深深的同情,替她翻案。
□侯虹斌(作家)
这一段历史记载得很清晰。但令我纳闷的是,近来越来越多的历史随笔中,对吕后抱有深深的同情,替她翻案,觉得戚姬是自找的。翻案者的理由,无非就是因为高祖总是想立戚姬之子如意。戚姬经常跟着高祖去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担忧,所以即位之后,需马上处理掉赵王如意和戚姬。
其实,前面还有一句:“(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无非就是说,高祖太了解吕后这个人了,知道这个小孩如果不当上皇帝,分分钟会给吕后害死;戚姬的哭,也是因为她知道了自己的性命堪忧。至于责怪发配到暴室里的戚夫人还敢唱哀歌,是找死,这种责备,简直就是怪一条砧板上的鱼为什么不好好地挨宰,还害得主人要多下狠手砍多几刀了。
替狼吃羊找借口,我们总是特别擅长。
我猜想,后世对吕后的正面评价,更多地来自班固的评论:“赞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我常常怀疑班固是不是特别爱用春秋笔法,是不是高级黑:在《汉书·高后纪》里给予了吕后这么高的评价,然而通本《汉书》里,凡出现吕后的地方,几乎都没有干什么好事。吕后最大的贡献,就是奉献了“最毒妇人心”这个成语,以及千百年来帝王们对继嗣问题深深的恐惧。
依我看,如果有天灾,一定是与人祸有关,百姓受难,统治者肯定难辞其咎;但如果百姓安居乐业,还真的跟统治者没有多大关系。我只是奇怪,像吕后这样残暴扭曲的性格,这样低劣的政治水平,在一个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早就该下台一千遍一万遍了;可是在我们这里,赶不走她是一回事,还得代代称颂着她,称她为一代明主;干掉戚姬,杀掉韩信,剁碎彭越,杀掉少帝,导致吕氏灭亡,都是情有可原的,理所当然的,干得好干得妙干得呱呱叫。
不由掩卷长叹:难道我们天生就有斯德哥尔摩症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