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艺术
上一篇

音乐人评乐评人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死城漫游指南》

作者:张晓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

定价:38.00元

  文风独特的专栏作家、乐评人张晓舟,2012年终于出了第一本评论集《死城漫游指南》,从体育到音乐,再到全景式泛文化评论,他一次次地将公共事件转换为个人体验,用戏谑的语言带领读者漫游这个荒诞的世界。张晓舟的乐评在音乐圈中小有名气,本报特邀了两位音乐人,谈谈他们眼中的张晓舟与《死城漫游指南》,且看音乐人与乐评人双方如何互评、调戏吧。

  “死城”里的蟑螂精神

  □梅二(顶楼的马戏团乐队吉他手)

  这不是一本地理书,尽管它叫做漫游指南,它又是一本地理书,里面对于各种城市的,比如苏州、上海以及涵盖到整个中国范围的吐槽和八卦完全超越了《大地任我行》的信息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摇滚乐内部流传的和作者张晓舟亲自参与的,甚至是他亲自创造的各种段子和秘闻。所谓不入红尘,怎出红尘,张晓舟在死城里摸爬滚打,并没有鲁迅那种先醒来者要打破铁屋子的痛苦,反而如鱼得水地在死城里上蹿下跳,指东打西,他在解说死城里各种败坏的风景时慢慢地成为死城里最坚固的地下城堡里的一只不死小强。这本书可以看成一个顽强地用自己的方式活下来的蟑螂对于过去那九死一生的事情的回忆,当然说完不忘吐上一口黏痰。

  这本书里所有的文字都带着一种脏兮兮、黏糊糊的感觉,让我想起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迎面吹来的热风带着的牛肉丸火锅味,以至于我觉得这本书使劲一搅就能滴下地沟油来。说实话,张晓舟眼里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眼里的世界,没有什么两样,现下的吊丝青年在网上已经个个练就了一双毒眼和一条毒舌,可是张晓舟却能把这些事情码成文字,还码得乐此不疲,不得不佩服他的蟑螂精神,他从不杀气腾腾,这是个会用暗器的高手。所以在死城里,当一个来自汕头的瘦子斜着眼经过你身边的时候,请小心,他的怀里揣着的全是判官笔!

  我们都是故意的吧

  □五条人(广东民谣乐队队员)

  在方所书店的讲座上张晓舟拿着他那本《死城漫游指南》说原本想用来做封面的那张木刻版画被毙了,但我跟阿茂一致认为这本像浓汤般的书设计应该更出格一点,更好玩一些。如果直接用内页那张作者本人坏笑着跟曼德拉的海报合影的照片当封面也不错——还是会被毙的话,那就把坏笑P为微笑,把曼德拉P为麦当劳叔叔咯。

  《死城漫游指南》似乎告诉我们应该怀着一个好心情去欣赏这个风景如挂历、歌声如彩铃般的精彩年代。在外出参加“艺术活动”的路途中我们像读小说故事一样一章一章翻看着这本“神州文化风情录”,一边读竟然一边珍惜起人世间的各种“乐乐哭哭”(注:海丰方言,本意为光怪陆离的各种东西)。这个魔幻年代实在是给了我们太多素材,不多搞点创作实在对不起祖国啊。

  书里张晓舟提到了萨顶顶如何用一颗空洞的心装下世间万物而成为世界音乐的中国代言人,提到了凤凰是如何成为麻雀国传奇,提到了狼国人郎朗搔首弄姿背后的“文化债务”,提到了我们的摇滚新教父汪峰从沾有吉姆·莫里森气息到创作《我爱你中国》的“华丽转身”——这时,一个错手我翻到了书里的91页,听到张晓舟“一位志得意满的同学”说:“我们以前成天哭着喊着要自由,现在我们不需要自由了!因为我们有钱了!”——这真是一个美妙而刻意的呼应。这么美妙而刻意,我们都是故意的吧,晓舟兄?

  张晓舟是写文字的,我们是做音乐的。这家伙尚未对五条人的新专辑炮一篇完整的乐评,我们就受邀写《死城漫游指南》的读后感,简直是乱套了。不过天凉好个“球”,就当是喝碗浓汤——天师炮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