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成功”?
请允许我再重复这个常识: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将来如何成功,如何出人头地,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一个拥有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人,必然能够活出一个自己,获得独属于自己的幸福。成长,应该是一路追寻,从而发现自己幸福的美好旅途,绝不应该是为了追求所谓未来的成功,而抹杀儿童青年的天性和当前生活。
□书评人 史金霞
这是一部沉重的小说。我一个小时就读完,却一个星期也没动笔评论。
纵览书中人物,他们虽然性格各异、家境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那就是“好学生”。当然,这里所说的“好学生”,自然是指学习成绩。小说共18章249页,在以涟漪转学、读书、升学的校园生活为线索,所串联起来的这些人里,竟然没有一个“差生”,甚至都没有中等生的踪影。
小说中,这些优等生,个个不负众望,都有了好归宿——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因为他们都是优等生,所以,他们个个成功,朵朵都准时绽放,现实生活,却比这要残忍得多。进入2013年以来,短短三个月中,我已经确知了数起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消息。而且,多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孩子死在家中,学校说这是家庭教育问题;孩子死在学校,家长说这是你们学校逼的;而不管孩子死在哪里,都会有人说,连这一点挫折都不能经受,将来怎么能有所成就?
我并不知道小作者在自己的校园生活中对成绩不优秀的同学是否有过关注,也不知道她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为什么会略掉校园中的“芸芸众生”,也许自有其创作意图。但是,我还是想请读者、作者乃至编者,跟我一起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会从小作者的笔下蒸发掉?”
可怕的是,编者见怪不怪,喜滋滋乐陶陶,展现着这份成功的喜悦,夸耀着这份成功的辉煌,并以之为饵,诱读者动心。浑然不觉:这其实是一剂成功的毒药。倒是小作者陈盈颖,在小说中,通过辛恬、苏琪和涟漪这三个女孩子的焦虑、不安和恐慌等心理活动(苏琪甚至暗藏利刃准备自杀,涟漪甚至荡秋千希望飞出去),细腻真实地写出了在这种近乎惨无人道的激烈竞争中,孩子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内心深处不为成年人所知的痛苦孤独,令人心疼到无以言表。
他们的童年卖给了成功
阅读这本书,我始终没有笑过,却几欲落泪。书中这些孩子,骄傲的,惶惑的,狭隘的,善良的,调皮的,忧伤的……不管是哪一个,他们的童年都被卖给了成功。而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符合人性的生活,却被格式化为衣食住行。这样的状态,充其量是一种生存,而不是生活。有温度的生命,有热度的生活,正如我的学生白剑悦在随笔中所反思的那样:“只有敞开心扉,拥抱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存在、生命的真实,才会有怦怦心跳的脸红,舒缓轻松的快乐,心脏绞痛的悲伤。”
一年前,钱理群先生曾经痛心疾首: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老先生今日读到这本小说,除了鲁迅先生那句“救救孩子”,恐怕再说不出其他的话。
这根本不是教育,是残忍的伤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四十岁以后做准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类似的口号,字字滴血。如此违反人性、违背常识的思维,却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思维。家长、老师和孩子,急吼吼地,在这条不归路上,像虫子一样,你争我抢。这世界,就像何勇所唱的那样,成为了一个垃圾场!
一个孩子,降临世间,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战斗;一个孩子,进入学校,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考试,不是学生,而是考生,不是鲜活独特的个体,而是冰冷无感的数字。这野蛮的力量,它来自于哪里?
我们都是有病的人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作为一个高中教师,我常常清夜难安,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异化,有没有变态,有没有?有没有?是的,我有。我的孩子也有。我的那些学生们也有。我的那些学生家长也有。我们,都是有病的人。
当我为了让生性做事慢条斯理的女儿,为了节省梳头的时间,能够早一点到校,而软硬兼施,最终迫其将长发剪短时,我是以为这理由再正当不过的。
当那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头发,写下“我极力想留住这截头发/这是唯一让我骄傲的东西/因为它,是我唯一的长处”这令人心碎的诗句的初三女孩儿蒋筱寒,为了刷作业背口语,而无视感冒疲惫的妈妈,硬邦邦地说我没时间陪你去看病时,她也觉得这理由再正当不过。
当那些高三的孩子们,在高考面前,不关心自己的心灵,视读书为浪费时间,对身边的疾苦都无动于衷,甚至即使父母亲送考路上出了车祸,生死未卜的时候,也要顾全大局,忍痛去参加高考,这理由也同样再正当不过。
是的,我们有着这个时代集体的神经官能症。谁也没有豁免的权利,都应该站在审判席上,审问自己,有没有成为这野蛮力量之一部分?
太多的父母,是无私的而又是无知的,一方面,为子女谋划深远,另一方面,自己却没有成长为健全的人。我们必须承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就是被这么一路带出来的:人人都要追求做人上人,都害怕沦为人下人,路上有惊慌,沿途无风景,心中有奴性,人格被异化。
承认它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变成它,而是改变它。承认我们生在其中,我们就要用热爱、用智慧、用勇敢,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一点而不是相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