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书评周刊·商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书评周刊·商业
上一篇

Google 关键并不在于答案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
《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

作者:威廉·庞德斯通(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2月

定价:49.90元

  □书评人 奇妙的奇

  《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可以说是本很有趣的书,也可以说是本相当打击人的书——如果只看了谷歌面试题的话。坦白承认吧,面对这个全球最顶尖科技公司所提的问题,我一丁点灵感都没有,由此也大概知道自己距离那些能被谷歌聘用的顶尖高手究竟有多少距离了。据说这本书在Amazon被Google的人狂喷不已,理由是其中的问题都是七八年之前的,毫无参考价值,这就更让我有了深深的自卑感——过时的问题都答不了,没法混了。

  可这本书真的是为了告诉我们该如何进谷歌的吗?似乎不是,目的并没这么简单,就像书中的那些面试题一样。Gmail一天能赚多少钱?多少个网球可以填满这个房间?周五下午2:30,旧金山有多少人在使用Facebook……这样的问题有正确答案吗?好像没有,但如果你回答不上来就肯定完蛋了。事实上,类似的面试题更多的是在考验你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模式,评价标准也不是正确与否而是“好”或“不够好”。当一个人开始思考各种未知可能的时候,就是开始创造、体现其创新力的时候——而创新力,应该说是企业最大价值的源泉。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企业招聘的最基本原则:公司需要的是最合适的人才。传统招聘模式都是基于合适原则出发,比如检查履历经验——用行为预测行为,符合的是行为的延续性;比如考核技术能力,确保能够胜任具体岗位。公司作为一个功利组织,每吸纳一名成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价值,所谓伟大公司和平庸公司的区别可能只是在于一个是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而招人、一个只是为了解决具体工作任务而招人。为了公司未来发展而招人,自然需要考虑到个人能否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用于考验创造力分析力的面试题,这是平庸公司不会也无暇考虑的。说到底,伟大的公司把人当成资源,不断开发而获取双赢;平庸的公司把人当做成本,只考虑利用价值。于是伟大的公司要招聘优秀人才,而平庸的公司只满足于合格人才,伟大与平庸高下立现,又回到了开头所谈的基本原则——公司需要的是最合适的人才。

  吐完公司的槽,再回到个人的现实,毕竟这是一个相互选择的时代,如果自甘平庸墨守成规,就没资格眼红伟大公司的待遇与福利,价值都是创造出来的。如果厌恶平庸,就得追求伟大,而追求必须先从对思维方式的改变开始。《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中只是指出了一些解题思路,比如先确定题型和意图——面试题要考察的是逻辑能力、洞察力、横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还是计算能力?比如挑战权威的勇气——复述问题检查是否清楚细节、用相应的依据进行质疑和假设、消除歧义、寻找更多暗示和信息;比如把握关键的能力——类比和比喻的尝试、引申与分析的合理性、评判与判断的标准定位。最关键在于让整个过程步骤清晰明白,因为事实上,所有这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想获得较好乃至更好的评价正是在于这过程步骤。能在过程步骤中出彩,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这似乎又与人生有些相似了,人生不就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过程吗?能够解决的问题永远只是当下的少数,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才能面向未来,若想改变未来,就得把握过程,必须做好每一个步骤。

  所以把这本书当成励志书也不妨,但更适合作为思维练习手册。其中问题的答案看看也好,因为真的只是参考而已。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更重要,因为未来注定是充满了未知的无解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答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