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下一篇

梁庄在西安 离开西安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赵斌

  ■ 出梁庄记(12)

  早晨五点半,小雨淅沥。我们即将开始回程。二哥和二嫂推着三轮车送行,送我们走之后,还可以去拉早晨的活儿。而我们离开德仁寨,不经意间闯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都市化的西安,恍如隔世,德仁寨仿佛不曾存在过。

  □梁鸿(学者)

  我和他们一起走出“如意旅馆”,沿着有些泥泞的小路往街外走,卖早点的小铺已经开门,门口两个漆黑的巨大炉子已经升起旺旺的火,锅里面的油翻滚着,老板娘的脸在这雾气中隐约闪现。雨在檐前滴答下着,滴在同样黝黑的、油腻的地面上,往堆着垃圾的街道上滚落。拐几个弯,经过二哥家,经过黑色的网罩起的街面,经过垃圾巷,走过长长的生锈的钢材街,我们和二哥、二嫂分手。二哥、二嫂跨上三轮车,他们要在华清立交桥下拐个弯,才能到另一边。在三轮车的突突声中,他们的身影有点晃动,并且模糊不清。我看着他们在拐角处消失。

  上华清立交桥,走约两千米的样子,来到浐河上的一座桥。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我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崭新的、洁净的、华丽的、现代的世界。桥的右边是世园会所在地,2011年5月至10月是展览期。深深浅浅、高高矮矮的园林,一个个修剪整齐的塔状树冠,以优美的弧状在广大的空间绵延。圆形的大花坛,各色的花朵,奇树,盆栽,起伏的绿色草地,它们在大地铺展开去,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干净、奢华和讲究。园林里面的路笔直、宽大,从远处眺望,雨中的大理石路面泛着凛然的光。世园会被看做是西安展示自己国际化和现代化,向国际接轨的重要契机。从此景看来,这一接轨应该是成功的。

  脚下的浐河水面宽阔,桥对面几座高楼竖立,威严、镇静。前面是灞桥新城,各式各样的楼群、立交桥、商场沿路拔起。宽大的、洁净的马路,高档、现代的住宅,各种周到的配套设施,全新的商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衣服、珠宝。在清晨的细雨中,西安城,一个洁净、现代而又优美的城市。

  那散发着异味的德仁寨,怪异的围墙,并不如意的“如意”旅馆,漆黑的厕所,垃圾巷,钢材街,商场背后的三轮车夫们,在瞬间,变得恍如隔世,仿佛不曾存在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城市是奥斯曼式的,直线的、大道的、广场和主旋律的。它忽略了活生生的社会现状,忽略了那些随机的、还没能达到所谓“现代的”和“文明的”存在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每推进一步,那些混沌的、卑微的而又充满温度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得不退后一步,甚至无数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