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所谓根本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风行水上(12)

  前几天读余英时先生的文章,谈到宋亡于元,明亡于清。但文化“根本”还是没有大伤,养养元气还是缓过来。不由想到,“根本”这个词能意会不可言传。

  □高军(画家)

  吾乡做媒的人常将“根本”挂在嘴头。比如女方问男方“是‘根本’人家吗?”就这么笼统一句,家里东西多了,人、牲畜、农具,猪、马、牛、羊。媒婆一听就明白,她忙回答说:“是根本人家!”。对方一听是“根本”人家,于是男女双方就有谈下去的可能。不然这个事情就不好办。

  元朝山水画忽然就成熟了。像过霜的柿子,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这些巨大的果实高高低低挂在树头上。这些大果子下面还结了一些小果子,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也个个红黄烂然。

  元朝的山水画还没有主题先行这个意识。大清这方面强一些,但还留下了一点自为空间。比如要“颂圣”有专门的宫廷画家。画皇上狩猎,战争英武神姿。郎世宁本来要到中国传教的,不知道怎么被皇上瞧上了。结果在宫中天天绞尽脑汁搞中西艺术结合。

  郎世宁这个画派影响不大。在艺术影响上如同水淋鸭子背,艺术史抖一抖就把这种影响给抖掉了。上次我看胡兰成说,艺术上的中西结合如同马与驴相配。配是能配出来,也只能产一个骡子。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这个“颂圣”工作也仅仅限于宫廷里面。没有大规模在民间扩展开来。比如民间过年过节应景的年画;北方杨柳青年画,南方桃花坞年画。雅的还是梅兰竹菊,残山剩水。

  老百姓家里不挂皇帝标准像的。想挂皇上也不让你挂,他玩他的,你玩你的。谁也不碍着谁,其实这样也好。前些天看陈半丁老先生的画看得我笑得打跌,陈半丁先生实在本事。画得书卷气十足,用笔温雅,现在见不到这种好笔调了。但有一张十足的传统山水,他画了个领袖肖像,怎么看怎么硌生。

  五六十年代许多画家为了追上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在画里画发电站,画水库,画黑烟滚滚的工厂,画电线杆子,画汽车,画火车。因为这代表进步,代表朝气蓬勃。其实山水画只是中国文化人的一小片精神家园。竹篱茅舍,远处一抹青山,两三舟楫,也仅仅就是个媒介罢了。触角都伸到这里去了,可以想见自为空间已十分可怜了。就是中国人现代到驴年马月去了,这份情结还有。它是活在遗传基因里的。就像唐诗宋词,坐写字楼里老少白领们偶然想到,也会为里面的一句话一个好句子而感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