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书评周刊·在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书评周刊·在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对时代的质问

——读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2013年04月1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读刊】

  有付出就有收获、业荒于嬉精于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的名言警句,在这个小说面前黯然失色。至少涂自强没有得到公平对待。

  □钟二毛

  一个清早,光亮在窗外,一开始是淡墨,然后是烟熏,最后是薄灰,最最后是明清。然后听到鸟叫人起车呼啸,我正好读完了《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十月》2013年2期,作者方方)。这么一个特殊的阅读时间,无比安静。也因为这安静,让我几次眼眶中快要奔流的泪水刹住了车,退了回去。我担心心潮的起伏影响到家人,也影响到即将开始的、忙碌的一天。

  这个保守估计六七万字的中篇小说,写了一个从贫困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涂自强。穷到什么地步呢?家里没电话,没电视。我开始以为这写的是方方她那一代大学生的故事。后来发现出现了电脑、手机。哦,写的是当下你我所处的此时。当然,今日中国还有这么穷的村落。涂自强考上了大学,为了节省路费,走路从湖北农村去武汉。大学生活除了学习就是打工。然后找工作。一个非名校大学生找工作,找到的全是最不起眼的工作。从一开始,涂自强心里明白,这就是他的命,他没一点抱怨,这让我想起老家田拉犁里的老水牛。他宽厚、老实、勤奋、孝顺、忍耐,“三字经”里所有的美德他都有。但美德没有带来美好。他最后累成癌症晚期,带着自己的“个人悲伤”消失在这个世界中。

  有付出就有收获、业荒于嬉精于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的名言警句,在这个小说面前黯然失色。至少涂自强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甚至我想说,环顾你我周围的弟弟妹妹,还有很多认识的80后年轻人,他们都没有得到公平对待。他们都是涂自强。这绝非是一时激愤之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和症候,贫富差距、机会不均,等等,等等。人人皆知,不需多言。但不能因为它们司空见惯,我们就不去反思之、重视之。

  一边读这个小说,我一边想起两组人物。第一组人物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两个年轻人,也是农村子弟,也是进城闯世界,时间是80年代。孙少平从一个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后来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又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孙少安开砖窑,一开始因为不懂技术,失败,但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领头人。都是苦孩子,都是自强不息,但他们两兄弟比涂自强好命多了。

  第二组人物,李建国。1996年左右,汪峰(当时还是“鲍家街43号”乐队)有首摇滚乐,叫《李建国》。它的歌词是这样的:“他爱喝冰镇的可口可乐\他爱穿时髦的便宜货\他喜欢看七点钟的新闻联播\他喜欢听邓丽君的流行歌\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他的名字叫李建国\如果你问他是谁 \他就是我们每个人”。这首歌讲的是当时年轻人的庸俗无理想和贪图物质上的安逸。可这些被批判的庸俗、安逸青年,是涂自强多么渴望的啊。

  涂自强,到了今天这个繁华茂盛的时代,为何如此悲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