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欧·亨利式的小说艺术

2013年04月1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摸彩》

雪莉·杰克逊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书评人 张旋

  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雪莉·杰克逊就是那种为写作而生的人,仅仅尝试写了几个短篇,就立刻写出了自己最成熟的作品。她直接从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如亨利·菲尔丁、塞缪尔·理查德森那里汲取老派绅士的谈吐风度,使自己的作品有一种“平静、自律和温和”的外表。在这种谦逊的外表之下,她又努力呈现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刺激,“我一向热衷于恐惧,抓住并理解它,让它产生效果,强化我害怕的一个画面,全盘接受,以此作为写作的起点。”

  雪莉·杰克逊1916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伯林盖姆长大,后又随全家迁至纽约,并进入锡拉丘兹大学修英文,很快就为写作着迷起来,并在大学校报上发表了几个短篇。这些小说使同校一位叫斯坦利·爱德加·海曼的家伙大为惊叹——“谁是雪莉·杰克逊?我要找到她而且和她结婚。”他确实办到了,而且自己也成为一位著名编辑和文学批评家。

  1965年,超负荷写作、大量抽烟和饮用过多的咖啡影响了雪莉·杰克逊的健康,在一次午后小憩中她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的起点很高,但早逝使她的天赋和独创性没能得到足够拓展,这影响了她的文学成就。人们总是拿她最有名的作品《摸彩》,长篇心理悬疑小说《山上闹鬼的房子》和《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来衡量她,多数读者将她看成一个写类型小说的大众作家,但她在处理心理悬念方面,本可成为爱伦·坡那样的大师。她那些不以恐怖为主题的短篇(这本短篇小说集中大部分如此)写得同样扣人心弦。正像前面所说,她的小说总是以某种谦逊的外表吸引你,一步步将你带到一个惊诧莫名的境地。

  小说《摸彩》是一篇有“欧·亨利结尾”的小说,因为结局逆转得过于陡峭,所以并不能代表雪莉·杰克逊小说的特点。这篇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呈现出祥和的气氛,村子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摸彩活动。因为摸彩是大部分读者都熟悉的,所以很快就能体会小说里那些“彩民们”那种慵懒的、听天由命的心态,以及开奖时刻那一点点紧张和好奇。但是,突然之间,小说的情节急转直下,结局完全背叛了读者先前从故事里得到的印象。中奖的泰茜·哈奇逊大喊“这不公平,这样做不对。”但所有没中奖的人都对她置之不理,并塞给她小儿子几块石头,然后大家一起用成堆的石头砸死了她。

  《摸彩》创作于1948年,首次发表于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这篇小说完全是虚构的,就像雪莉·杰克逊所说“这就是一个故事”。但发表后立刻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各种层次的读者都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冒犯。文学修养比较高的读者将“摸彩”和“选举”联系起来说:“这是一篇讽刺民主政治的寓言,雪莉·杰克逊是隐身的斯大林分子”;中级读者质疑她描写的人性过于黑暗,完全不可信;普通读者则将故事里的“石刑仪式”当做某个偏僻地区的野蛮风俗。连媒体和文学圈里的人也来信让她来更具体地解释其中的含义。据小说家约翰·契弗回忆,当时《纽约客》的主编哈罗德·罗斯也憎恨这篇小说,并且不住地唠叨“佛蒙特州就没有一个村镇的石头和故事里描写的一样(又圆又光滑)”。

  《摸彩》是这本雪莉·杰克逊生前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也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篇,它因其陡然逆转的结尾获当年的欧·亨利奖。此类小说在本书中还有《朦胧的七种类型》《巫婆》等。另有一两篇属于希区柯克式(即在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如《魔鬼爱人》。其他则是结合了自传因素的心理小说,这些才真正属于雪莉·杰克逊自己,细腻而又精干的叙事技巧使所有这些小说都蕴藏着一种无法掩饰的内秀。她对自己写下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