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周人物·汪策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一位名叫汪策的女志愿者在向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时,在芦山县境内被坠石砸中,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汪策生前是贵州某药业公司在川攀西片区经理。地震发生后,她主动请缨运送药品支援灾区,遭遇不测。4月28日原本是她33岁的生日,如今,生命的年轮停止转动,永远定格在32岁。
媒体正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汪策——出生于贵州偏远地区,16岁便到成都读书并留在这里打拼,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业务骨干,待朋友热情豪爽,在家里是老大,养成了特别能照顾人的性情,也因此在未婚的状态下,就被同事称为“策妈妈”……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汪策和在成都大街上随意碰到的千千万万在这里打拼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她是因为一次悲痛的意外,而被动地成为“英雄”的。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包括她自己在内,所有人都希望这种悲壮和惨烈没有发生。她护送着满车的药物,来到灾区,送给急需的人们,然后略带疲惫地赶往回程。之后,生活继续,她就像朋友和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与之一起艰辛但不失幸福地开始新的生活,为人妻,为人母。继续与她所热爱的世界和人们亲切相处,任光阴流转,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用平和的语气,回忆起多年前那一段充满艰辛和危险,但终于走过来的行程。这,才是常态的志愿者的生活。
但遗憾的是,历史是容不得美好的想象和假设的。汪策确实走了,带着她出发前在电话中给父母的那句话:我要去灾区当志愿者。这句普通的告别语,因为她的牺牲,而变成了一句颇有誓言意味的语言。这句话语所深含的,是一个志愿者视别人的痛为自己的痛,视世界的苦为自己的苦的大爱精神。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她用自己的生命,令世界对“中国志愿者”这个新生的群落,抱之以崇敬的眼神。
在网络上,也有人将这当成一个“志愿者给灾区添堵”的事例来加以“反思”。每一次大灾后,对救灾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本身,是有意义的。但不能违背一个基本前提,即不能用不合适的论据,去论证论点,那样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合适的。
比如,对志愿者的热情和专业水准不成比例的反思,从5·12救灾之后就在进行。抛弃“热血营救”“激情抗灾”而提倡“理性救援”和“专业主义抢险”,这些本身都是没问题的。但凭此就对结构复杂的志愿者,进行无差别的否定,那就陷入了误区。而凭此理论,拒绝所有热情的志愿者,给他们层层设卡,那更是大错特错。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热血的志愿者,正在兴起,但数量远没有达到需要衰减的地步。汪策的牺牲,是一个独立的个案和特例,不能拿来作为“反思”志愿者的案例。不仅如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正面意义去看待她身上大爱的志愿者品质,这是超越生死,为所有人所景仰感佩的并需要更多人去发扬光大的。
□曾颖(作家)
■ 志愿者说
@黄金超人:昨天晚上在地震孤岛邛崃高何镇分发完物资时天已全黑了,当地的乡民劝我们留下过夜,此时才知我们下午走的道有巨石滑落,夺走了一位志愿者的生命。想想都有点后怕。可是考虑到灾情紧急,短暂商讨之后,我们还是谢绝了热情的乡民们的殷切挽留,再次出发了。
@疯狂的黑娃:三个小朋友在我工作部的马路对面站着。我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回答的声音带着奶气,我始终没听清。但我很清楚地听到了谢谢两个字。我竟然哭了。此时,应该是我说感谢。感谢你们让我继续坚定为灾区工作下去的决心。
@行者小锋:地震类灾难,最大的危害在于:1、稳定期需要很久,余震不断;2、家毁以后,临时过渡性板房要住很久,不解决吃的问题,会衍生各种问题;3、同时危及很多人群,摧毁基本生存条件。因此在目前大量公益组织及志愿者活跃的情况下,化整为零,缩小范围,帮扶效率更高。
@廖智:进入芦山救援的人虽多,可大家都像赶集似的一窝蜂涌向人最多的地方,实际上沿途很多岔路、斜坡往里走,都能找到房屋垮塌或受损的百姓,他们没有住处,下了雨又不敢进屋又没地方躲,两面为难。今天我们一路挨家挨村地走,给他们送上塑料布,帮忙搭建帐篷,他们说:还以为我们没死没伤就没人理了,幸好你们来了。
@WongPok:志愿者的价值不仅仅是表达善意,而是表达正确的善意。汶川地震我们有五十辆车上百人,灾区满场飞,结果几十人折腾一天还没专业物流单车俩人干的活多,剩下都是添乱。汶川地震空投第一人,不是军人不是医生,是一位电信工程师,因为他修好一个基站只需十分钟。以最简洁的行动换取最高的价值,便是善良。
■ 网友说
@徐卓阳:昨晚节目的面孔是廖智,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如今戴着义肢在救灾前线做志愿者的姑娘,编辑至今想不通她为什么坚定谢绝采访。我想她所做的一切,包括谢绝采访,都是为了让受她影响的人意识到,灾难不应造星,灾民才是主角。一个志愿者的自然情怀,正对应一个媒体人的专业素养。
@朴抱一:雅安震后,网络上涌现出各种“理性救援论”称,私家车、志愿者不要前往。事实上,在以往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中,灾区及附近的居民、以及组织有序的志愿者们才是救援的主要力量。
@破破的桥:1.本人印象,对志愿者的批评大量出现在汶川地震半年之后,当时说得并不多。不知为何。2.称士兵为专业、志愿者为业余,是何道理。3.灾区路线堵路一说,是否有位置、时间、原因统计?
@章文的文章:地震发生后,最重要的是救人,而救人要靠专业人士而不仅仅是爱心,救人还要抢时效。因此我很认同微博上的呼吁:非专业人士不要涌入芦山灾区,不要堵塞本来狭窄的救命通道。爱心此时应让位于理性,要相信专业的救援队伍更能有效地救人赈灾。非专业人士可以在后方鼓劲并捐献物资。
@于建嵘:对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即赶到震区,最初想去搬砖抬石救人,可根本无用武之地。后来我到灾民安置点当志愿者,又发现笨手笨脚。最后,我只得搞灾民安置调查,写过几个报告,对灾区重建中土地确权及安置原则提了一些建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