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大林利用典型,在苏联发动了斯达汉诺夫运动。但是,工作效率提高之后,定额经常会增加,而劳动者的收入反而会减少。
□牟尼
在安妮·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一部历史》,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余一中主编的《〈古拉格群岛〉大家读》,以及公安部办公厅前主任姚艮自传体纪实小说《朝圣的囚徒》中,古拉格囚犯的劳动和生存状况尽显无遗。与此同时,这些书中出现了“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的称呼。从书中的表述来看,这是一种颁发给基层优秀工作者的一种荣誉。获得这种荣誉之后,个人在食物分配等方面将享有一定优待。然而,斯达汉诺夫究竟何许人也,有何英雄事迹,年过四旬的我并不知情。直至翻开蓝英年先生的《那么远,那么近》,这才了解这位被斯大林作为工具的采煤工。蓝先生还说,很少60岁以上的中国人不知道斯达汉诺夫,因为《联共党史》提到过他,而《联共党史》是1942年以来中共干部的必读书。
上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社会气氛紧张而严峻,老百姓食不果腹,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由于斯大林一心想建设军事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军事和工业被视为苏联的头等大事,食品和生活日用品极其匮乏,商店门前永远排着长队。知识分子噤若寒蝉,担心祸从口出。在工厂里,怠工现象极其明显。为此,斯大林想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国家工业化。在此情况下,劳动英雄斯达汉诺夫应运而生。
斯达汉诺夫生于一贫困的农民家庭,只上过三年小学。他听说挖煤挣钱多,便于1927年到卡季耶夫卡市“中央伊尔敏诺”矿井挖煤,并打算攒钱买一匹马。由于设备简陋,煤矿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党委书记彼得罗夫多次受到指责。为了避免被送进集中营,彼得罗夫决定赌一把。9月1日是国际青年节,彼得罗夫选择了斯达汉诺夫创造奇迹。他派鲍里先科和谢戈廖夫“帮助”斯达汉诺夫,并下了死命令要在9月1日前打破世界纪录,并许以高额奖金。三人拼命干了起来,并在8月31日夜间打破采煤纪录。三个人一个班的时间采煤102吨,超过普通采煤定额13倍。而上报时,彼得罗夫勾去了“帮助”斯达汉诺夫的两位矿工的名字。斯达汉诺夫的名字很快传遍世界,重工业人民委员奥尔忠尼看到报道后报告给了斯大林,斯大林当即决定发动斯达汉诺夫运动。彼得罗夫名利双收,获得了一套三居室住宅、疗养证和终身免费看电影的门票。
很快,斯达汉诺夫运动在苏联各个行业展开。各条战线都出现了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比如,牙科医生拔牙效率提高三倍,芭蕾舞演员单组脚尖旋转从五个增加到15个。尽管如此,作为受益者的斯达汉诺夫很快被斯大林弃若敝屣。蓝英年揭示,他的妻子忽然“失踪”,他娶了哈尔科夫女中学生加林娜,老夫少妻很恩爱。赫鲁晓夫上台后,把斯达汉诺夫从莫斯科赶到顿巴斯,让他重操旧业。由于妻子不愿随行,斯达汉诺夫只有独自前往,他开始沉醉于喝酒。1970年,勃列日涅夫给他颁发了一枚社会主义英雄劳动勋章。经过大起大落后,斯达汉诺夫神经出了毛病,1977年病死于精神病院。
在当时的苏联,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并不受其他工人的待见。因为工作效率提高之后,定额经常会随着增加,甚至增加到不可能完成,而劳动者的收入反而会减少。社会如此,古拉格系统同样如此。姚艮在《朝圣的囚徒》中描述,主人公带领的工作队第一天筑路时,完成了工作量的300%。次日,定额即增加了50%,劳改犯们为此怨声载道。主人公和另一个劳改犯改良挖煤工具,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结果被授予“斯达汉诺夫”旗手荣誉。然而,一旦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成工作定额,同样只能领到200克面包,处于饥饿状态。
无论是《古拉格:一部历史》,还是《古拉格群岛》所披露的事实,饥饿和超负荷的艰苦劳动都是一种残酷无情的惩罚机制,并无任何光荣可言。在按照完成工作定额发放食物,且定额标准可能被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斯达汉诺夫运动以虚幻的荣誉激发劳动者的热情和牺牲精神实属缘木求鱼。《古拉格:一部历史》的陈述,在姚艮《朝圣的囚徒》中的亲历中得到了证实:作者被判刑五年,在古拉格因为勤奋劳动获得了几次减少服刑期的奖励。而实际情况是,他在五年服刑期满之后,又被强行延长了两年。以常情而论,他被延长的两年里,斯达汉诺夫运动很难对他产生激励效应。在古拉格的这场闹剧中,劳改者卖力地劳动,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食物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体质变差,不能完成定额就会挨饿。在高强度的劳动压力之下,除了生存之外的个人价值都沦为奢谈。斯大林树立斯达汉诺夫作为典范,并发起斯达汉诺夫运动,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更让人痛惜的是,按照斯大林旨意,在21个月里投入17万名囚犯和“特殊移民”,以死亡25000人为代价开凿的白海运河后来几乎没有起到货运的作用,实际上被废弃。类似这样仅仅出于长官意志而匆匆上马的工程,在前苏联时期还有很多。最终,这些辛苦的劳动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劳民伤财。而高尔基等御用文人为白海运河所唱的赞歌,今天也成了一个绝妙的讽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