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两地书 之 进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2:两地书 之 进步
上一篇

从汶川到芦山:大震之考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13年4月20日,距离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日只有22天。

  被地震撕裂的北川旧城已成遗址,保持着地震中被定格的姿态接受参观。异地重建的新北川,干净秀美如同欧洲小镇。

  时隔近五年,悲伤再一次击中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死亡之线伸向西南,这一次地震选择了雅安。7.0级,震中芦山县太平镇,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

  五年常常被看做一个纪念的节点。在纪念日之前,地震再次降临。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惨痛,这一次我们是否交上合格的答卷?

  救援

  专业性指路、民间性凸显

  这样的巧合让人庆幸。

  4月18日,四川举行了地震救援演练。行动以四川某地发生7级以上地震为背景,涉及成都、乐山、宜宾、雅安,代号“闪电A”。

  几乎不为人知的是,在5·12地震的前三天,德阳消防支队也进行了地震演练。但那时候的演练,因为没有经历过地震,“仅仅是演习”,德阳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高明月说。

  5·12地震的实战经验使得之后每一次地震救援演练都是一次针对具体问题的完善。芦山地震发生后,救援实战有条不紊展开。

  按照地震后手机不通第一时间赶回单位的原则,芦山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8点30分,德阳消防支队所有人整装待命。早在8点07分,距离震中更近的雅安消防支队已经在搜救路边废墟里的生命。

  不仅专业的搜救队伍如此,整个国家因为5·12地震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在芦山地震中呈现出分秒必争的专业姿态。

  地震发生五分钟后,各种救援力量集结,海陆空立体救援开始。不到1小时,9点,国家三级应急救灾响应启动。

  芦山地震后半个小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应急救援队就出发赶赴灾区。值得说明的是,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就组建了常备的应急救援队,经历过玉树、彝良等地震,积累了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解放军42医院驾驶手术车、放射车、远程会诊车等7台野战医疗车辆前往灾区,16点他们的野战医院就开始收治伤员。

  芦山地震后,整个前线医疗人员专业搭配合理,医疗队携带药品、器械适用。而这曾是汶川地震医疗救助最大的缺陷。

  汶川地震时,基层政府在地震初期对信息的误判和处理的混乱曾备受抨击,但这一次由于地震应急预案的建立,和每年都会进行的地震演练令基层政府显示出了沉着。芦山县委书记范继跃说,8点30分县里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该到位的都到位了”。

  宝兴作为地震中一度信息不通的孤岛,也在4月20日就地成立指挥部。按照此前应急预案的演练,信息不通的乡镇一把手坐镇展开自救,派专人徒步送出灾情。

  不能不提到的还有村民们的自救。汶川地震最让人伤悲和无奈之处是大面积的死伤,而这次很少有群死群伤的现象,因此村民们的自救在第一时间展开。8点05分,杨善兵倒塌的房屋面前已经聚满了村民。“近百人帮忙挖人”。

  浅埋的人很快被挖出来,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德阳消防支队进入芦山县思延乡的时候,“该救的人都已经救出来了”,消防支队得以迅速撤出前往受灾更重的地方。

  和之前在汶川地震中的救援不同,专业救援队携带的专业设备在许多地方并不需要。但还是不断有携带大型机械的救援队伍赶来。

  过度的救援投入也许源于汶川地震给整个国家的记忆太过惨痛。在北川,因为没有大型机械,一个母亲跪倒在废墟面前的绝望眼神是整个民族难以磨灭的记忆。

  建筑

  大震考验重建

  在地震学家还在争论这场地震是否是汶川地震余震的时候,芦山和宝兴的人们已经用朴素的感觉来讲述两次地震的不同。

  他们也是汶川地震的经历者——芦山和宝兴均属于汶川地震的39个重灾县。

  失去弟弟一家三位亲人的龙泉村村民杨善庆伸出双手,像鸟儿的翅膀一样剧烈扇动,模拟地震来袭的场景。汶川地震是左右摇晃得厉害,而芦山地震则上下晃动剧烈,所有东西都像安了弹簧一样上下跳动。这跳动使得他弟弟杨善兵的房屋瞬间垮塌。

  危险的警告是从2008年5月12日开始的。当时持续不长的左右晃动让杨善庆和弟弟的房子都裂了缝。 这之后,杨善庆重修了房子,而弟弟没有。

  与汶川地震对城市聚居区巨大的破坏不同,这一次,地震在农村露出了狰狞面目。房屋的倒塌多是农村的自建房。地震受损严重的芦山县龙门乡87%的房屋受损,22%的房屋倒塌。

  雅安市中里镇龙泉村村民曾有过汶川重建经历,但他们对未来有些缺乏信心:“一辈子修三次房子,谁修得起?”但不修也许会面临杨善兵一家的命运。没人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地震。

  对于宝兴县几十户2011年才从汶川地震的板房搬进重建小区的居民来说,潮湿、阴冷的板房生活记忆刚刚过去,他们无法掩饰对重回板房的焦虑。庆幸的是,这一次重建的房子只是裂了一些小缝,被专家判定为“可住”。而当时没有重建只是对房子进行修补的人不得不面对“越扯越大的裂缝”和危房的事实。

  值得庆幸的还有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学校。在宝兴县城和灵关镇,救灾安置点都设在中学。这一次,校舍是最被信任的建筑。宝兴中学虽然有墙面裂缝,但积攒了地震生存经验的人们,迅速判断出裂缝的并不是承重墙,“没事”。

  芦山县在汶川地震之后新建、重建的25所中小学,都必须遵守“7度乙类设防”的标准。虽然此次芦山地震监测数据是7级,烈度达到9度,破坏性已经超出当初学校的设计上限;但芦山县教育局副书记乐军表示,在这次地震中,学校的主体框架大体完好,填充墙有不同程度的开裂。他形容这次地震是一次“猝不及防的验收”。

  地震对建筑物的坚固进行验收,更令人感慨的也许是对生命的验收。命运的两次收割,令在这个多灾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常常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汶川地震出生的地震宝宝王延霞,死于芦山地震。岳凤琼汶川地震之后失去儿子,芦山地震失去女儿。

  两次地震带来的其他灾难可以在重建中抹去,唯独死亡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口。

  交通

  蜀道瓶颈难突破

  “如果路通了,你不会死”,宝兴县的李朝英在朋友的葬礼上大声哭诉。

  她的朋友在灵关镇被砸伤,路不通,8个亲友冒着生命危险抬她出灵关。5个小时走了5里路。她死了。

  像是一个命运捉弄的寓言故事,宝兴曾经为汶川孤岛打开生命通道。而这一次,蜀道难卡住了宝兴救援的咽喉。

  以旅游为重要经济支柱的熊猫古城宝兴一直为交通所困。受多处地质灾害威胁的省道210线是宝兴县和芦山县唯一的一条通道。这条路环山而建,狭窄多弯。

  在某种程度上,宝兴脆弱的交通也是汶川地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之一。大地震后,宝兴地质灾害明显增多,尤其到雨季,塌方和滑坡常见。“我们是提着脑袋在走”,李朝英说。

  在雅安市总工会主席徐其斌看来,宝兴在汶川地震后对地质灾害的治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重建的资金大多数用于老百姓住房恢复和安置。

  又一次大地震来临,地质灾害和道路的无法通畅造成的教训让人印象深刻。

  在灵关到宝兴的路上有30多个崩塌点,每一个崩塌点都可能造成交通的阻断。从4月20日地震发生到22日凌晨道路被抢通,在灵关镇的指挥部里,不同级别的领导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无论如何要抢通”,“必须保证”的命令。

  实际上道路在一次次地抢通后,又因为新的余震或塌方被再次阻断。“如果有一条高速,宝兴的救援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宝兴县的一位官员表示。

  交通成为困扰地震救灾的最大瓶颈。不难回忆起汶川地震时,北川、汶川、青川等重灾区遭遇的交通难题。在汶川地震中,进入灾区道路之难被随后救援的惨烈所遮盖。芦山地震,救援迅速结束,灾民对物资的渴求上升,这使得交通问题更加凸显。在宝兴县城,很多人在灾后第三天才领到水和方便面。下雨之后,灾民对帐篷的诉求让负责发放救灾物资的官员只能一遍遍解释物资运送的困难。

  在交通疏导方面,芦山地震后五小时,四川在高速公路启动进入灾区的交通管制。宝兴道路打通后,实行单循环以保证救灾物资的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媒体表示,此次极重灾区面积小,不利于大批志愿者进入。但这并没有减弱各地志愿者进入灾区的激情。在交通管制点可以看到,很多志愿者软磨硬泡。面对众多车辆,负责管制车辆的交警几乎处于崩溃状态。他们站在车前,大声拍打车前盖让没有通行证的车辆停下来。

  王振耀称,芦山地震再次体现出迅速且科学地施行交通管制措施的必要性。对李朝英来说,她希望这次地震是一次机会。“我们要的很简单,给我们一条安全的道路”。

  从汶川到芦山,经过近五年,每个人包括整个国家都会问,我们真的进步了吗?可以看到的现实是,救援的进步,传媒的理性,志愿者在盲从之后及时纠正,对慈善有了更多选择和质疑,对救灾方式有了更多的追问和调整。

  遭遇了两次地震的四川人是真正的评判者。他们在地震中承受苦难的减少才是进步最真实的标准。

  应急救灾对比

  芦山地震

  首场新闻发布会

  3.5小时 2013年3月20日11点30分,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震后首场新闻发布会。

  交通

  8小时 20日下午,318国道救援生命线被打通。21日芦山至宝兴的省道210线打通,芦宝线基本恢复畅通。

  通讯恢复

  28小时 21日13点,宝兴县城通讯全面恢复。

  供电

  27小时 21日11点,芦山县、天全县城基本恢复供电。

  应急响应

  17分钟 8点20分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9点启动国家三级应急救灾响应。

  抢险救援

  3小时 震后3小时内,第一支救援队抵达震中。

  医疗救援

  近3小时 20日10点50分,四川医院救援医疗队到达雅安。21日2点,第一批国家专家医疗队赶赴灾区。

  军队救援

  22分钟 震后22分钟武警四川总队出动1200人赶赴灾区。地震后18分钟,四川省军区成立了抗震指挥部。

  第一批物资

  8小时 20日下午16点,第一批物资(四川省红十字会调集)抵达灾区,首批500顶帐篷在灾区陆续搭建。

  地震预警

  预警效果不佳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前5秒向雅安发布了地震信息,但预警信息未及时到达。

  新华社消息

  震后12分钟 20日8点20分,新华社发布第一条地震快讯。

  志愿者组织

  组织有序,更专业 官方第一天就设立登记处,对志愿者统一组织。壹基金成立了全国救援联盟。

  社会捐款

  共接收16.19亿元 (截至4月27日,基金会数据)

  电视新闻

  24分钟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24分钟,8点26分发布新闻。

  汶川地震

  首场新闻发布会

  一天零2.5小时 2008年5月13日17时,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震后首场新闻发布会。

  交通

  两天零7小时 5月13日夜,马尔康-理县-汶川线,这条汶川县仅有的“生命线”全线打通。

  通讯恢复

  48小时 15日,汶川地面通讯全面恢复,对外通讯逐步通畅。

  供电

  4天 16日23点,重点恢复对水厂、医院医疗救助点、政府指挥部及公安机关等重要部门的供电。

  应急响应

  1个半小时内 12日15点40分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12日22点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

  抢险救援

  6小时 12日晚,部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抵达灾区。13日,武警200名先遣队员徒步进入汶川。

  医疗救援

  6小时 12日晚8点,绵阳市医疗队到达北川。15日早8点,国家第一个医疗救援车队进入灾区。

  军队救援

  40分钟 震后40分钟武警四川总队派出3000人到达都江堰。震后10分钟,四川省军区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

  第一批物资

  43小时 14日上午9点,第一批物资被救援直升机运抵汶川。

  地震预警

  无地震预警

  新华社消息

  震后17分钟 5月12日14点53分,新华社发出第一条地震英文快讯。

  志愿者组织

  滞后 地震半个月左右才开始对志愿者统一组织。

  社会捐款

  共接收760亿元

  电视新闻

  32分钟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即15点首发新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