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两地书 之 重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6:两地书 之 重建
上一篇

张通荣 善款使用问心无愧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张通荣,汶川县县长。5·12地震后,汶川经过全面重建,已是美丽新城。图为今年4月28日,张通荣在汶川县街头。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人物志 张通荣,42岁,藏名罗尔伊,意为金刚石。地震让他从边陲小镇默默无闻的地方官员,走入舆论关注的聚光灯下。他说,自己经历的不只是自然地震,上级压力,社会关注,曾让他紧张万分。网络传言他发国难财,更让他跌入人生低谷。2008年,地震来袭时他是汶川常务副县长。如今,他是汶川县政府一把手。2013年,汶川,已是美丽新城。

  见总理舌头直打结

  新京报:2008年5月12日-14日,汶川成为“孤岛”,你们怎样度过的?

  张通荣:地震来袭时,地动山摇,浮尘蔽日,房屋倒塌,断水断电,群众呼救,县长被困,所有声音混在一起……通讯、道路断了,只有采取鸡毛信的方式。县人大副主任刘德成带10个人,每个人怀里揣着遗书,乱石堆里穿行两天后才联系到上级。

  新京报:地震将汶川置于高关注度下,这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通荣:汶川地震对我来说,意味着三次地震:自然地震,政治“地震”,社会关注“地震”。

  汶川原来受到上级关注相对较少。地震后,各级政府领导下来指导工作,这个时期是我一辈子挨批评最多的时候。

  第一次见温家宝总理,舌头打结,人直哆嗦。温总理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很辛苦,很危险,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向你道一声‘辛苦了’。”

  还有社会各方的关注。一开始我极不适应。后来意识到关注可以促使我们的工作更有序、有效,大家目的一样,我也就不紧张了。

  被传贪腐两次落泪

  新京报:震后,重建思路是什么?

  张通荣:中央政府一度考虑让汶川整体搬迁异地重建。论证后决定就地、就近分散安置。

  重建中,主动避让地震断裂带和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方;重建房主体结构抗八级以上地震、重建资金首先保证居民安置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新京报:灾区建成景点,有人说是“消费灾难”。

  张通荣:地震使灾区财产损失严重,土地被吞噬,工业停滞。地震前汶川风景秀丽,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所以重建规划中利用了这一优势。景区管理按照功能划分为两部分,地震遗址是缅怀悼念遇难者的肃静场所,不能纳入景区;老百姓生活场所,则作为景区开放。

  新京报:还有人说捐款使用不透明。

  张通荣:汶川的善款,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在国家规范范围内,严格按照政府项目立项,按照捐赠人的意愿来分配资金。有人想要改变用途,我都会阻止。在这方面我不怕得罪人。

  新京报:但网络上爆出你贪污挪用公款。

  张通荣:我的个性容易得罪人。2011年,有一个企业老板虚报资产,想骗取政府征用补偿。我秉公处理,没让他得逞,他就在网络上广泛散布谣言,对我人身攻击,说我贪污公款。纪委调查,证实我的清白。

  新京报:那段时间你怎么过的?

  张通荣:我有两次掉泪。因为头发大把大把掉,整晚整晚睡不着,有天凌晨两点多,我说,不干了。妻子说,不要动摇,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她会在身边支持我。我哭了。

  另一次是同事把网络上的留言打印给我看。有群众在网络上为我鸣不平,被指责遭钱收买。群众回复:我们是被收买了,是被自己的良知和良心收买了。

  动员迁坟曾被狗撵出

  新京报:重建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张通荣:2009年,因政府要征用沿江一片土地修公共设施,上千人围着政府大门。我们当场办了灾后重建现场政策解答会。我承诺,政府先安置再拆迁,保证住房条件比现在好。后来他们搬入新房,有群众碰到我后主动打招呼:县长,你没骗我们。

  还有件事情让我感触深。按照规划,曾有382座坟墓要迁移。羌族、藏族人,祖坟是很神圣的。有户人,我到他家做工作,第一次他放狗把我赶走了,第二次他锁上门不让我进,第三次,进门后挨了一顿臭骂。直到第15次,他的态度才软化。前后去他家28趟,终于说服他搬迁。

  新京报:最遗憾的呢?

  张通荣:2008年11月12日,病重多日的父亲打电话给我,断断续续地说:“儿子,我快不行了,你回来看看我吧……”那次我走到半路,重建项目出了点问题,我又被紧急电话叫回。第二天,父亲去世了。

  震后百姓珍惜公共财产

  新京报:重建五年,汶川人最大变化是什么?

  张通荣:大家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个人学会了换位思考。以前交给下属办的事情,没到位,我会严厉批评。现在我会反思,事情没办好,是否给了他们足够的支持?对于群众,他们即使有过激言论,我也耐心沟通。

  而当地百姓更懂得感恩和珍惜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城。地震前,政府在水池里放养了观光金鱼,有人把鱼捞回家。地震后,很少有这种事。

  芦山同胞们:

  还记得芦山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派了300多人过去。不少汶川百姓自发开车前往灾区,做志愿者。后方群众则捐款捐物。我想,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我还想把重建的经验分享给你们。

  我觉得,要把救灾和救心统一起来。物资援助是阳光,百姓信心比金坚。

  重建思路要尊重百姓的想法。对于善款的使用,一定要遵循爱心人士的捐赠意愿。

  芦山人民,你们不要怕。汶川地震那么大的灾难,当初以为,要过10年才能回到震前水平,但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3年就完成任务。悲情不会成为芦山的代名词,芦山终会走向豪迈。汶川的今天,就是芦山的明天。

  张通荣

  2013年4月28日

  新京报记者 萧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