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低调,勇于创新,建行员工称在田惠宇手下“压力大”
在接任马蔚华之前,公众和媒体对田惠宇都鲜有了解。
从建行到招行
1965年出生的田惠宇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建行任职期间,田惠宇曾任其秘书,此后参与了1995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筹备。
此前,田惠宇先后在深圳、北京建行分行担任行长,并任建行总行零售业务总监。
改革魄力令人称道
与身先士卒为招行品牌宣传的马蔚华相反,田惠宇表现得十分低调,目前能搜到的公开露面和采访报道屈指可数。
但田惠宇像马蔚华一样勇于创新和探索。一位建行人士回忆说,田惠宇上任北京分行行长不久,就主导开发引入“日薪月溢”开放式理财产品。当时深圳已有类似产品,北京市场还没有。他亲自和上海同业拆借中心联系合作,短时间内推出了产品。
另一款其主导的创新产品——e棉通,借助网络的力量,将北京分行的贷款放到了新疆、山东等地。“最关键的是要协调好各种关系,因为抢了别家分行的生意,这也正体现了田惠宇的办事能力。”
田惠宇在北京分行行长任上,进行了机构改革和流程再造。他将上百个的支行网点撤并至30多个,由于事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不少支行长因此离职,其处事的魄力和改革的决心令外界称道。
建行内部人士称,在田惠宇来之前,建行北京分行“有点乱”。到去年底,建行北京分行新增存款激增,高居北京的同业之首。
“发言稿基本自己执笔”
这样的业绩是严格对待工作的结果。熟知田惠宇的人士称,田不苟言笑、逻辑性强,他的发言稿基本都是他自己执笔。
“做他的手下压力很大,周六周日开会培训,周一周五都是营销时间,他经常夜里三点下班以后,第二天早上8点多又来上班,今后招行员工肯定更累。”建行员工说道。在建行,不少没有完成业绩的员工,收入甚至只有三位数。
在建行内部,认同者称田惠宇为敢作敢为的改革派,不认同者则认为其任分行行长期间是建行的“大跃进时代”。
■ 展望
田惠宇的两大挑战
目前来看,招商银行仍然是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招行过去的辉煌可能会成为继任者田惠宇的负担,而更重要的是,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同业的奋起直追对招行形成不小压力,马蔚华尚未完成的二次转型现在还未给招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继任者田惠宇面临的挑战不小。
挑战1 磨合马氏烙印需时间
掌舵招行14年,领导招行成为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马蔚华的马氏烙印已经深深扎入招行内部。
马蔚华于招行,就如柳传志于联想、王石于万科、马明哲于平安、任正非于华为、张瑞敏于海尔一样,是绝不可少的灵魂人物。
招行的基层员工谈及对马蔚华的印象时:“马行长有魄力有能力,他的演讲总是能够鼓舞打动大家,大家都很敬仰他。”
但是,正是马蔚华在招行的威望极高,也造成后继乏人。事实上,近几年关于马蔚华离任的消息一直不断,能否留任,留多久,谁接班,一直悬而未决。招行人士也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正是由于行长人选的不确定性,近两年来,招行新战略执行起来三心二意,观望情绪比较严重。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马蔚华的离职对招行影响是深远的,因为马蔚华建立了一套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发展途径,给招行打上了非常深的马氏烙印。她认为,招行换帅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有可能需要四年的时间。
挑战2 在招行正处转型期时接手
招行2009年以来的“二次转型”成绩平庸,与民生银行等竞争对手相比,招行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银行业分析师称,现在招行的业务创新已经走到尽头了,想延续招行的优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
对于田惠宇接管后的招行,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建行的对公业务优势,加之田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会给招行带来更多对公业务资源;第二种则认为,招行这两年由于把精力更多放在发展中小和小微零售业务,传统优势零售业务发展有些“疲态”。在此背景之下,建行零售总监接任行长有望巩固招行深耕多年的零售业务优势。
招行二次转型棋至盘中,突然换帅,对招行来说祸福难料。一位银行业高管称,如果再给马蔚华几年时间,那么“二次转型”或将在下一任行长上初具雏形,届时换帅的风险可能低一些。
“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国银行业发展发生重大历史性变化的今天,招行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招行将以此次班子的新老交替为契机,开创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招行董事会的期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