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文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文化
上一篇

农耕文明的挽歌

2013年05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田园将芜》

作者:江子

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6月

定价:32.00元

  □牟尼

  江子的散文集《田园将芜》,几如一个卧底乡村的导游,带着读者穿越时间的隧道,向记忆的深处追寻,在乡村的空间里寻找来时的路。随着作者的讲述,一幕幕的乡村往事在读者面前浮现,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江子在吟唱一出农耕文明的挽歌,但他无意为都市提供一个美好的他者想象。相反,作者笔下一出出乡村悲剧的呈现,让读者有目不暇接的嗟叹和惋惜。独自死在家里,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河清大嫂;在稻子下面高度腐烂的刘武汉;因高血压中风,无钱治疗一年后死去的祖父;因脑颅肿瘤晚期而死去的王五生;在六层楼失足摔下死亡的小堂叔曾群星……这些死亡,仿佛是笼罩于农民头上难以摆脱的悲惨宿命。与此同时,被贫困生活而扭曲的母亲成了河东狮子,动辄对丈夫辱骂埋怨,甚至用镰刀差点将其耳朵全部割下;而篾匠父亲尽管以高超的手艺名噪乡里,但在生活中却谨小慎微,唾面自干。当塑料用品充斥市场时,也唯有将篾刀擦亮,在回忆中重温自己昔日的风光。让人庆幸的是,作者的努力使得全家的经济状况改善,母亲后来变得慈眉善目,两位老人最终形成了和谐。

  然而,他们仍然迷恋乡村,抗拒城市。正如作者所言,“他们根本无法与城市融合无隙达成谅解”。颇具象征意味的是,作者自己已经在城市扎根且不可分离,而作者的弟弟、妹妹也都在城镇生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交通、物质、生活等方面,都市以绝对的资源优势在与城市的博弈中轻易占到了上风。农村的青壮年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留守乡村的仅有儿童、妇女和老人组成的所谓“六一三八九九”部队。不仅作者所在的江西如此,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省份,也都大抵如是。尽管李昌平等三农专家反复提及,乡村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从当下趋势和全国范围内来看,乡村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

  尽管农民们向往着城市,但是,进城的大部分农民,依然只是为城市输血的牺牲者。户籍制度的藩篱,将他们冷酷地隔绝在城市之外。以北京为例,对于异地学生高考的政策已经明确无误地拒绝了包括民工在内的外来者。书中所述的作者的弟弟一家,即便在东莞买房,或许也难以在教育、医疗、福利上享受到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

  1949年时,北平仅有大约100多万人。这也意味着,超过90%的北京人实际上都是外来者。在斩断自己与乡土之间的根源后,都市顽固地拒斥着来自乡土的加入者。城市排出的废水和工业垃圾,正在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乡村的河流和土地。那些如江子一般成功的进城者,已经无法在沉沦的现实乡村中寄托自己的乡愁。无可回避的事实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已成绝响——我们已经无家可归。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