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一知半解》:伊夫林·沃的前半生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一知半解》

(英)伊夫林·沃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1月

  □书评人 范典

  伊夫林·沃这个名字之所以为人识记,是因为他的作品《旧地重游》。他凭着文体家的庞杂信念和英国叙事的绵密谨慎,将20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写进了文字当中。

  在《20世纪的书》中,曾记录了1948年同时期出版的书籍有: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第一册《暴雨将至》,乔治·奥威尔的《1984》、金赛的《人类男性性行为》、加缪的《鼠疫》,以及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当时,经历过战乱的英国社会却迎来了文学的黄金时段,象征西方精神没落的诗歌——T·S·艾略特的《荒原》影响甚众,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寓言和期望,到了伊夫林·沃创作时期,已转入一种对传统文学的回归,题材从内倾变为外向。像《达洛卫夫人》、《尤利西斯》之类倾向于表现个人意识的内化,而三四十年代,战后的英国社会更惹人关注的恰是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英国文坛出现几种走向:一是关注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二是抨击资产阶级中上层社会的腐败堕落,三是消遣性文学,而伊夫林·沃当属第二类。

  在他的自传体作品《一知半解》中,开篇第一句“一个人只有失去了对未来的好奇心,才到了写自传的年纪”,就让人触摸到他那颗沧桑的心灵,让人颇感遗憾的是,这是一本没有完成的自传,书里涉及的内容只延伸至他人生的中期。这位1903年出生于英国汉普斯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阿瑟·沃曾是英国霍尔公司的高级编辑兼文学批评家,具有戏剧家表演的天赋和优美的嗓音,经常给两个儿子朗读一些诗歌,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日后人生的发展。伊夫林·沃和他的哥哥亚历克·沃后来都成为了作家,他们就像是在圈禁起来的豪华生活里描摹着自己的成长历程,亚历克·沃描述公学生活的半自传体小说《青春的迫近》使他们家庭遭受了冷遇,招来了谩骂和争议,也使得伊夫林·沃后来没有进入社本,而是进了蓝星学校就读。

  学校生活的孤单、清苦,使他整日泡在图书馆,并且与别的学生格格不入。他对宗教和文学的虔诚皆出自家庭教养,这使他开始在学业上孜孜不倦,最后进入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学习。这时期的他爱好社交,虚度光阴,结交了一些权贵子弟,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像极了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所描述的那种“穷奢极侈”的生活。他不再是那个在蓝星学校和小伙伴喜欢看板球比赛又害怕被人揍的少年了,而是开始放浪青春,在放纵和不羁中体会青春的荼蘼辉煌。

  全书分为九章,从祖先、家庭、父亲、学业、导师,一直写到自己做了中学教员的这一段历程,可从中分析出伊夫林·沃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以及他的人生与作品之间的某种契合,比如他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深受狄更斯的影响,并于书中屡屡用其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来比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从人生中段回顾童年、青春,不免带着世故与沧桑感,也从中窥见他心性的转移,其中有一段讲到他面对英国乡村的消失,很好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他的心绪,也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转型变换时的无奈:“这只不过是英国本世纪冷酷掠夺经历中的一幕而已,除非你能认可这种对安闲视觉盛宴的剥夺是必要的,有时是出于无能的愤恨,有时是源于情感的冷漠,有时甚至是对国家、邻里爱恨交织的纠结,否则便无法全面理解这段刚刚过去的历史(想必这正是阅读此书的初衷)。在美好的世界中降生、丑陋的世界里离去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命运。”

  这本书只记录了伊夫林·沃一半的人生,我想,另一半或许有待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去翻查和体悟,这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大的谜题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