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香格里拉对话”不必强求共识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国际观察

  往年,借论坛举办之机制造“合围中国”之势,是个别国家的常用手段。但是,这次这类动作大幅减少。

  6月2日,每年一次的亚洲安全会议暨“香格里拉对话”在新加坡闭幕。会议期间,来自30个国家的防长和政要与会,并举行了多轮双边和多边会谈。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在“不变”中透出了“变化”的信号。

  “不变”的是一些国家通过宣示安全战略以图收获更多利益。今年美、日的“宣示需求”强烈。美国新任防长哈格尔“增加亚太地区地面部队的部署,同时将美国空军60%的海外力量部署到亚太”的表述,和日本要建立“强大的日本”的表述,格外引人注目。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所表述的安全战略,都具有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难以“兼容”的特点,因此,不可能不引发其他国家的疑虑。

  宣示安全战略,想要收获什么利益?从美国来看,随着自动减赤机制启动,美国国防预算被迫作出调整。军费的调整是否会导致安全战略变化,是美国需要做出的回答。哈格尔的表示说明,美国的“战略再平衡”计划,不会因为国内财政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相反会进一步加快。表述这一立场,旨在进一步强化美军在亚太的事实存在。从日本来看,在此次“香格里拉对话”上,日本团反复强调要建立“强大的日本”。其意图在于,强调扩充军力对于“强大的日本”的重要性,以此谋求改善对于其修改“和平宪法”充满疑虑的国际环境。

  “变化”的信号在于,战术性动作减少了。中国的自身分量,决定了“中国”在历届都是高频词。往年,借论坛举办之机制造“合围中国”之势,是个别国家的常用手段。但是,这次这类动作大幅减少。在这样的多边平台发出中国的声音,既有助于表明中国的安全底线,也有助于减少相关国家不必要的忧虑。

  复杂的现实博弈环境,决定了以安全为主题的“香格里拉对话”难以形成共识。事实上,也不必强求共识。“香格里拉对话”更大的意义,在于从不同的安全立场表述中,寻找到建设性的一面加以推动,并甄别出潜在的危险信号作好应对。

  □徐立凡(媒体人)

  相关报道见A22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