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经营、悉心维护。此次“庄园会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晤”,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会谈中,习近平“三问中美关系”: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就中美关系的“三问”连发,此后奥巴马总统欢迎中国“和平崛起”的表态,让“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战略谋划正式开启。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的缺席和奥巴马内阁主要成员的大批与会,让这次“庄园会晤”少了几丝诸如私人互信、夫人外交等公共外交韵味,多了一些形式轻松但又精干高效的政府外交色彩,为中美相互之间进行战略“探底”提供了重要的时机,而“探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触底”,为今后几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基调。
自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中美之间在亚太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利益交织越来越复杂、潜在的冲突“触点”也在不断增多。两国政府换届的这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财政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内阁要员先后访华,以沟通消除歧见、缓和关系和谋求合作。此次中美元首会晤,让这种以务实态度解决现实问题的沟通机制变得更加成熟。
彼此呈现积极的沟通姿态,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前提。这次会晤,双方也都展示出了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习近平说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希望带来“两国间新的合作模式”。承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双方正采取一种不同以往的积极立场,但具体的道路怎么走,还需要两国用心经营。
寻求更多的利益交叉点,是维系新型大国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例如,中美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合作、在应对日本右翼篡改二战历史问题上的共识、在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问题上的相互倚重等。但是,探求对彼此分歧、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办法,才是考验这种新型关系的核心。
比如,美国“重返亚太”,中国虽已表现出“太平洋足够宽广”的胸怀,但美国国内仍然有冷战思维生存的土壤,据此引发的美国加强对中国周边国家的“争夺”、在中外领土纠纷等问题上“选边站”等行为,都可能会干扰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化解这些冲突和矛盾,一方面有赖中美之间更为精细化和机制化的沟通体制的确立,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双方对核心战略利益及手段的评估和选择。
奥巴马在会晤时说,“美中双方需要了解对方战略目标”。但正如习近平所言,双方必须既登高望远,又积微成著。新型大国关系的维系,需要彼此拿出更多务实的行动。中美一些结构性矛盾或许难以一时化解,因而,重要的还是双方共同努力经营、悉心维护这种“新型大国关系”。此次“庄园会晤”,无疑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
相关报道见A04-A08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