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经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经济
上一篇

资本主义的四大困境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资本主义十讲》
作者:米歇尔·于松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米歇尔·于松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其《资本主义十讲》一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资本主义的缘起、兴衰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与当前的危机等内容,使人民更好地认清这一经济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使之变得难以为继的结构性矛盾。作者认为,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阻碍。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存在四大矛盾。

  分配困境:是恢复赢利能力还是就业?危机粗暴地打断了利润增长的趋势。这种恶化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结果:由于人员数量的调整只能局部弥补生产的下降,因此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还是会设法恢复自己的利润:要么是调整人员数量,要么是冻结或降低工资以及社会保障费用。国际组织显然是对那些在危机的紧迫关头出台的减少工作时间和增加社会补贴等措施提出质疑。早在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考察团就曾这样写道,这些措施“虽然对维持收入增长以及保持就业市场的劳动力数量很重要”,但它们“从本质上必须是可逆的”。就业和工资的调整将使得家庭收入受压缩,带动新一轮倒退式循环。

  全球化困境:是消化不平衡还是全球经济增长?在危机爆发之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美国家庭的过度消费。这种现状将难以延续。随着利率上升而出现的“去金融化”进程导致了一种新矛盾的出现,因为在收入给定的情况下,消费的下降就意味着增长将更加乏力。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解释说:“美国的经济重建必须更多地依靠出口,并降低对消费的依赖。”然而,该方案的前提是美国必须提高自己的出口竞争力,这只能通过美元的贬值来实现。大量资金的注入(量化宽松政策)注定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支持政策,而且这也会导致全球失衡的不断扩大。美元的下跌也拖累了原本就虚弱不堪的欧洲的经济增长。美元的贬值,再加上美国有权随意印制美元,这迫使那些新兴国家对自己的货币重新估价,而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分裂的作用。从此,美元的走势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金对美国赤字的支持成了一种最大的不确定性。反过来,中国经济的重新定位将会减少其顺差,但它的进口也会因此下降,因为中国的进口主要是出口带动的。总体而言,全球经济的整体格局将受到挑战。

  财政困境:消化赤字还是社会福利开支?危机和经济振兴计划导致了赤字的剧增,各国政府,尤其是欧洲各国政府决定竭尽全力对此加以消化,但却没有在应对金融市场的攻击方面采取任何措施。对此,时任欧洲央行行长的让-克洛德·特里谢早在2009年便强调:“结构调整进程即将开始,无论如何这一进程最晚会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出现。2011年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力度。”然而,这意味着欧洲将注定陷入经济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后退之中。

  欧盟困境:是人人为己还是相互协调?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欧盟正面临着内破裂的威胁。这一分裂进程早在危机之前就已开始,但它已经跨过一道坎:因为不同的欧盟国家受危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这其中既与金融、房地产以及汽车等行业在本国所占的比重有关,也与各国融入全球市场的方式有关。因此,想实行真正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欧盟本来就没有打算成立实施这一政策的机构:没有预算,没有汇率政策,也没有税收协调。“自由而不失真的”竞争之下的欧洲注定了必然是人人为己的,欧洲为自己的一体化建设所选择的方式必然面临崩溃。

  所有这些困境勾勒出了一种“胡乱的调节”,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在两种不可能的选择之间为资本主义做着目测式的领航:一种不可能(它本身也是拒绝的)是回到“辉煌三十年”时相对有更好调节的资本主义;另一种不可能是为新自由主义模式的运行恢复条件,因为这种模式所依托的是一种如今已经完结的孤注一掷的行为。当前的僵局可以归结为:资本主义要回到危机前的运行方式,但是这已经没有了可能。

  (摘自《资本主义十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