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译文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译文
下一篇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石黑一雄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石黑一雄,1954年11月8日生于日本长崎,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曾获得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他的文体以细腻优美著称,代表作有《长日留痕》等。
《无可慰藉》
作者:(英)石黑一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4

  □书评人 陈嫣婧

  在石黑一雄已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中,如果按照时间排,写于1995年的《无可慰藉》位列第四。上头除了处女作《远山淡影》之外就是两部非常成功的《浮世画家》和《长日留痕》。这两个小说,写作的切口都非常之小,都只立足于个人,但里头亦有极为广大的世界。但到了《无可慰藉》则大为不同了,也许石黑是希望实现一次转变,这个小说里实验的色彩非常浓厚,甚至导致大部分评论家会认为他是在采用卡夫卡式的叙事。如果你读惯了石黑前期的作品,那么这个长篇确实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次“变身”是否成功?是否能一如既往地表现石黑一雄无可取代的魅力呢?

  如果单从主题来看,作者在他所有作品中保持的连贯性是很明显的,对于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表现,书写无法回避的孤独感,对人性幽暗面的探索等等,都是作者十分擅长,且一贯追求的,这部也不例外,在此不多赘述。石黑迷人之处,恰在于他对这些永恒而古典的文学主题持之以恒的追随,这使得他的文本更容易表现出一种经典性。加之辅助以缓慢推进的情节,优雅舒缓的文字,细致独特的描写,就如缓缓拉开一幅水墨卷轴,或是走进一处深邃的岩洞。

  《无可慰藉》可以说保留了这些特点。文字依然是雅致细腻的,叙述也仍旧不急不躁,但作者在其中加入了大量隐晦的意象,如酒店漆黑的回廊,荒凉的街道等。每当下笔描写这些意象时,虽然已经尽量做到天衣无缝,但仍能使人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不经意间下的重手,企图将荒诞不经的,晦暗不明的风格强行注入他早已习惯的书写方式里去,这显然是受到了表现主义的影响。于是,阅读的分裂感不得不出现了,就如在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斯蒂文斯身上披了一件印着凡·高画作的外套,风格的不统一可以说是这个小说的一大硬伤。

  人物方面,小说虽也以个体瑞德先生作为叙述起点,但这一次作者显然已不满足于围绕他打圈圈,而是以他为坐标中心铺设了一系列人物,将他们的生活、性格与遭遇都毫不懈怠地一一道来,活像一个人物群像谱,甚至给人读了《儒林外传》的感觉。这一变化最让人惊讶,因为完全脱离了石黑原来的写作路子。写《长日留痕》的石黑一雄是一个一条道儿走到黑的作家,认死理的斯蒂文斯,在亲历目睹了如此剧烈的时代变化(两次世界大战、贵族没落)之后,仍然试图在破碎狼狈中拾回自我存在的意义,他和创造他的作家本人,就如一棵老松,执拗得让人心痛。可瑞德给人的感受却模糊极了,虽然作者将他介绍得很详细了,但除了能约摸感受到他的孤独,失落与迷惘(这是作者一贯的主题)之外,对这个人,我们难有更深的感受和纠结,难以动更深的感情。

  情节的安排上,小说分为四部分,对瑞德先生早年经历和社会生活的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是故事的起因,荒诞之相初成,第二部分开始介绍瑞德周围的人,意在使读者对此人之生平有个了解,第三部分中的荒诞情节高潮迭起,种种奇景怪事层出不穷,作者显然已不满足于表现瑞德一人,而是将他周围人的生活之景以离奇的笔触一一推到表象之外,制造出一幅幅众生疯魔图。最后部分,小说以全面溃败作结,写了所有人的失败。这样的情节安排,其实总体上来看是非常传统的,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可是作者却要在这大框架的传统之下营造出一个个离经叛道,荒谬离奇的小情节,让人刚刚陷入他造设的迷乱气氛中去,马上又要适应一个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

  的确,石黑是在尝试着现代派的写作技巧,试图将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本事融会贯通,特别当时他的《长日留痕》刚获得了布克奖,这就如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不能重复,要有所突破,于是就不得不去试着写些别样的了。可惜,好作家大多都不是多面手,对于风格的把握更是如此。在我看来,《无可慰藉》恰恰证明了石黑无法丢弃他自己的风格,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什么的都不适合他,他就是要那样缓缓地叙事,徐徐地进入,一步一步把你推入那个深渊里去。那种宏大叙事的长篇巨著是不适合他的,那只能造成写作的分裂,变成一个四不像。还好,试过水深的石黑一雄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适合,在写作后来的《上海孤儿》和《别让我走》时,才有了更清楚的方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