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书评周刊·社科
上一篇

中国经济的独特分析框架

2013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经济运行的逻辑》高善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版

  本书发展了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去分析总供求变化的框架。其优势在于可以对称地处理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变化,从而改善分析的有效性。

  □书评人 吴晓灵

  近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这期间也伴随着时高时低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还是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还是兼而有之?高善文博士《跨越周期》从实证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货币与通货膨胀在长期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来说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在长期内确实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也表明:对于较低通货膨胀水平的样本而言,这一联系的紧密程度明显减弱;只有在较高通货膨胀水平的样本中,这一联系才比较明显。此外,最近二十年以来,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长期紧密联系出现显著下降;在低通货膨胀的样本内,这一联系在统计上似乎很不显著。这些结果凸显了深入理解货币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传导机理的重要性。

  作者的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以生产资料价格为代表的可贸易部门通货膨胀与全球工业品价格的波动相当一致。在开放经济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下,这个结论是比较自然的。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对此的注意和强调却比较缺乏。书中引入全球需求、大宗商品冲击和汇率变化来全面地评估中国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这为理解中国生产资料通货膨胀和工业企业景气提供了一个全球的视角。

  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波动主要为食品价格所主导。但中国食品价格的波动与工业部门的通货膨胀高度同步,这使得基于作物歉收等细分市场供应冲击的微观解释缺乏说服力。过去有学者提出,农户选择使得实体经济和食品部门产生互动。但这种假说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证据,支持了农户通胀预期理论。这为更为合理地理解和预测中国通货膨胀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此起彼伏地上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一系列横断面证据的计算,认为这一长期趋势和刘易斯拐点机制相联系。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工资自2005年以来出现比较快速和持续的上涨,这推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食品价格平均涨速的提高,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平均较以往更大,这给宏观调控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书中对通胀的讨论并没有止步于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作者进一步思考中国通胀模式和发达国家的区别,以及这种差别的深层次原因。中国通胀的模式因为中国的可贸易部门在经济中具有非常大的比重,食品价格对通胀影响较大。中国生产资料价格变化的背后主要反映着企业生产能力的余缺和资本存量的多寡;而成熟经济体产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背后更多地反映着劳动力市场的松紧和工资增长的快慢。

  作者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如何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高博士在这个问题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绝大多数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短期运行的分析都将经济波动解读为总需求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净出口、投资和消费等支出法的分解来推断其背后的原因。如果总供应是相对稳定的,那么这种做法当然无可厚非。但作者认为对于中国经济,因为中国资本形成的速度并不稳定,使得在一些时候,总供应稳定的假设无法成立,并由此影响基于总需求分析的有效性。作者比较研究了2005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数据,以及对于当时巨额经常账户盈余的解释,普遍地基于总需求的分析框架,可能就存在比较明显的瑕疵。考虑到基于总供应不变框架的局限性,本书发展了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去分析总供求变化的框架。其优势在于可以对称地处理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变化,从而改善分析的有效性。随后根据这一框架,作者讨论了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一些重要时期的案例,体现了该框架的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

  经济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经济运行远比理论假设更为复杂,但我们还是会有基本规律可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