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泓霈(教研工作者)
每年高考放榜后,总会涌现出一大群“学霸”让人们羡慕妒忌恨。据媒体报道,深圳中学“最牛班级”,全班共有42名学生,4人被国外名牌大学录取,28人获国内名校保送资格,高考成绩升学的共10名同学,成绩均过了广东省一本线。牟平一中高三7班理科班创造了该校高考史上的奇迹:全班55名学生全部过了一本线,就连班里的倒数第一名都高出一本线近40分……
中国家长总是非常苛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数据显示,望子成龙成为中国人生活首要动力。“最牛班级”之所以每年受到追捧,正源于这种奇怪的大众心态。
其结果,是因违背了教育规律,出现了不少“教育伤害”,厌学、代际矛盾和冲突、身心发展不够和谐、人格发展总有缺憾等。分数之外的发展,比如探索性、创造活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等,弱化很多。过重的教育要求和压力还造成了心理创伤,某地心理机构对1000名儿童做过一次调查,其中25%的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32%的儿童存在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过强等问题。
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台湾女作家刘继荣说,正在上中学的女儿成绩平平,最大的理想就是“当幼儿园老师”,这让刘继荣深感颜面无光。请家教、报辅导班,女儿非但成绩没提高,身体先扛不住了,一说考试就失眠、厌食、冒虚汗。但是,因为女儿乐观幽默、乐于助人,全班同学选她当班长。女儿说:“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想,孩子的和谐发展,要比“最牛班级”更有激励和导向意义。
中科大原校长朱清时院士曾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孩子能成为名校生当然好,遵循孩子的主观愿望、客观实际,成为平凡的自食其力者,也不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