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健康周刊·健康快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健康周刊·健康快报
下一篇

应建立卒中溶栓急救绿色通道

发病3小时内为关键治疗时间;注意发病前期征兆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潘波)“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发作后3小时内给予积极的溶栓治疗,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规范度不足、院前或院内延误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卒中患者无法在推荐的治疗‘时间窗’内,接受规范的rt-PA溶栓治疗。”在日前召开的2013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

  据介绍,我国患者到院至用药时间(DNT)明显长于其他发达国家,达115分钟,主要是科室与科室衔接不畅等原因造成。另外,王拥军表示,希望通过MOST项目来建立更多规范化的溶栓示范中心,以提高我国急性卒中患者的溶栓率。

  早接受溶栓治疗效果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介绍,国内外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指南均强调,在有效时间窗内给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rt-PA(爱通立)是唯一一个具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适应证的药物,指南不推荐使用除rt-PA外的其他任何静脉溶栓药物。

  近期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接受rt-PA治疗后的卒中患者将持续受益至少一年半。另外,指南指出患者到医院至用药时间(DNT)应控制在60分钟内。

  改善院前、院内救治流程

  在最新美国2013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治指南》中,对于发病3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给予静脉rt-PA(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董强教授表示,“院前急救缺位,院内延误,导致全国能在3小时内到达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人在7~8年间并未改善。首先要解决医生、医院、医疗流程中影响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问题,改善院前救治,而非治疗带来的风险问题。”

  脑卒中虽然发病急,但发病前期有征兆,比如出现走路一边倒,一侧肢体感觉迟钝等症状。目前国际上将“FAST”口诀作为判断脑卒中的预警信号,通俗的中文来表达即“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奔医院。”

  MOST项目建立规范化的溶栓示范中心

  据悉,全国首个溶栓质量改进项目——“MOST”多学科规范化卒中溶栓项目公布了首批“溶栓先锋奖”名单,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10家医院名列其中。去年6月启动的“MOST”多学科规范化卒中溶栓项目,由卫生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协办,已经在北上广建立了58家溶栓示范中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