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书评周刊·社科
下一篇

尼布尔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家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
(1892-1971),思想家,神学家,他一生丰富多彩,不仅通过卷帙浩繁、思想深刻的著作改变了美国的一代神学风气,还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直接投入到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他几乎参与了美国历次的政治活动。尼布尔的一生扮演了三种角色:布道者、社会活动家和学者,被称为他那一时代“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物之一”。
《个人道德与群体政治》
作者:任小鹏
版本: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4月
定价:32.00元
在中国,已出版的尼布尔著作有:《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尼布尔指出人类群体道德往往比个体道德更为糟糕,因此单纯的基督教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若要发挥作用就必须配合政治正义,爱与正义要保持平衡,否则单纯的道德教化就有可能沦为空谈。另一本是《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此言就出自该书。

  二战期间,每一位即将出征的美国海军士兵都会拿到一张卡片,上面有一句出自尼布尔的祷告词:“哦,上帝,请赐我们以平静,去接受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请赐我们以勇气,去改变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最后,请赐我们以智慧,去分辨其间的区别。”这句祷告词可谓尼布尔一生思想的总结: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并以审慎又决绝的态度坚持下去。

  尼布尔生于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路德宗牧师,自幼在敬虔的基督教社区长大。1915年,23岁的尼布尔从耶鲁大学神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开始了在底特律的牧师生涯。当时的底特律正值汽车工业起飞阶段,大量农民涌进城市成为汽车工人,城市人口猛增至150万。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充满了梦想与幻灭。在底特律,面对失业、贫穷和种族矛盾,尼布尔试图用基督教信仰来作出回应,但他发现自己早年所接受的信仰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

  尼布尔早年的思想和那个时代很多人一样,充满了对理性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启蒙运动理性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性保持乐观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比如认为人没有原罪,罪恶都是社会所致,不公、贫穷、失业,这就是人类的罪恶。人生来是良善的,是社会把人变成了恶魔,而天国就是人世间的美好社会。在底特律,面对尖锐的社会现实和真实的人性,尼布尔发现这一切并非真的美好,在经历痛苦的思想和信仰挣扎之后,尼布尔重新回到加尔文、奥古斯丁、使徒保罗的传统,重提原罪教义,并从中获得思想资源。

  1929年,在13年的牧师生涯之后,尼布尔开始在纽约协和神学院执教,教授基督教社会伦理学,此后几十年,尼布尔堪为基督教神学领域执牛耳人物。虽然身居学界,但是尼布尔在公共领域频频发言,积极介入公共活动,是那个时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以至于1944年荣登《时代周刊》封面。

  二战之后,尼布尔的思想从教会、社会开始向美国政界蔓延。冷战期间,尼布尔一直主张以强硬态度对付苏联,在他看来,政治要追求正义,但是不要寄希望以谈判和道德手段解决迫在眼前的危机,强制力不可缺少。上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中也可以看到尼布尔的参与,马丁·路德·金在BBC的访谈中曾坦言尼布尔对其有巨大影响。虽然尼布尔于1971年去世,但其影响力还在继续发酵。1976年卡特当选总统,人们发现这位虔诚的基督徒总统将尼布尔的书放在床头当做政治“圣经”来反复阅读。冷战结束,尼布尔的思想开始走入沉寂,但9·11的发生,尼布尔的思想再次复活,因其强硬而富有理想的现实主义态度,再次为媒体所关注。

  纵观二十世纪历史,尼布尔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家。充满批判力,但又不愤世嫉俗,看到人性的理想,但又坚决肯定现实。不过当读者仔细阅读尼布尔时会发现,若从基督教思想史的视角看,尼布尔的思想并无太多的新意,所讲的不过是ABC之类的常识。其实这并非尼布尔的肤浅,恰是其高明之处,在尼布尔看来,这些常识般的道理,总是被人们忘记。

  纵观二十世纪,由于难以再建立宏大体系,愤世嫉俗、语不惊人仿佛成为许多思想家的一大特征,其理论像水果拼盘一样花哨,但往往缺乏能量供给。尼布尔则明显不同,其理论朴素且充满温情,娓娓道来的都是常识,平实之中却蕴含着格外的力量。这一点,正如何怀宏先生在《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序言中所说:“(尼布尔)这样的哲学家往往是能把握到两端、且将这两端伸展得相当深远,同时又没有偏激或倾斜,而仍然在两极中达到某种平衡的哲学家”。

  □任小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