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新艺术特刊·艺术思潮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3:新艺术特刊·艺术思潮
下一篇

山水城市与胡同泡泡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马岩松专栏

  我刚刚在帽儿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做了一个叫做“山水城市”的展览。这个展览是在古老的室外花园里,将我的建筑模型散落其中,在假山、影壁、竹林、水池和天空的掩映之下,模糊了彼此的尺度,展现出一幅超现实的未来城市图景。“山水城市”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主题,关注的是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运动中,如何把建筑与自然相结合、重新寻找现代人在自然和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寄托,塑造出属于人的未来城市,这也是我选择在四合院里做“山水城市”展的原因。

  展览期间,少不了要带我的一些中外朋友去看,然而每次进到帽儿胡同,我都会走路经过地安门、金锭桥一带尘土飞扬的工地。这里在中轴线上与什刹海相邻,显得特别扎眼。这样的现实场景也与胡同里的这个展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商业和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城市化的模式,提升土地价值,房地产、GDP是城市成功的硬性指标。这种模式造就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目前看来,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正在逐步逼近传统的城市肌理。邻里关系的变迁,必要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而贫富差距的悬殊,也使得居民的家园成为最容易被收购的、同时蕴含巨大商业利益的资产。

  离“山水城市”展览不远的北兵马司胡同里,还有我几年前完成的一个项目,叫做“胡同泡泡”。它的内部是一个加建的卫生间,以及一个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它像是针对北京古老的城市肌体所做的“针灸疗法”,在四合院的缝隙之中插入一些小尺度的元素,它们会像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周围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这些角落里的泡泡仿佛是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空;让历史、自然以及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我认为,面对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滥用,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应该是用小尺度的改建,就像针灸,通过改变局部的情况而达到整体社区的复苏。“胡同泡泡”原本是我的城市概念方案“北京2050”的一部分,没想到在2010年,第一个泡泡就实现了。

  但现在看来,2050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北京的老城和文化应该与每个人的梦想连接在一起。保护老城并不是只为了那些房子,而是为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不会迷失了方向。

  (作者系建筑师)

  马岩松邮箱:mayansong@i-mad.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